【摘要】目的 "探究護士觀察量表(NOISE)在住院精神患者中的護理干預效果,為臨床后期對精神患者的護理干預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間醫院住院部收入的100例精神科女性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精神分裂癥(觀察組)與非精神分裂癥者(對照組)各50例。使用NOISE對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進行評分。結果 "入院時,兩組患者在個人衛生、精神表現、消極總評分比較,P<0.05;出院時,兩組在社會能力、激惹、抑郁、消極與積極總評、總分比較,P<0.05,均具統計學差異。結論 "NOISE可用于住院精神患者護理干預中的評定,有利于制定和完善護理方案,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護士觀察量表;護理干預;精神患者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79-02
精神分裂患者的陰性癥狀表現隨著其病程的延長而愈加突出,因此導致患者精神衰退嚴重,進而引起社會適應能力與日常生活的能力也漸漸下降。NOISE廣泛應用于臨床觀察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行為變化情況。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病情縱向評定,可直觀反映患者病情的演變以及治療效果,尤其適用于精神疾病患者行為障礙的判定。本院特對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間的100例女性精神患者進行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間我院住院部收入的10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患者年齡16-68歲,平均(33.3±6.6)歲;婚姻:未婚46例,已婚49例,離異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9例,高中及以上41例;住院平均天數(25.4±3.1)d。根據ICD-10標準分類,其中精神分裂癥(觀察組)與非精神分裂癥者(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婚姻情況、文化程度等基線資料分析,不具統計學意義。
1.2病例選取標準:
本組患者均為我院門診收入后確診為慢性精神分裂癥,研究對象均符合精神障礙的國際疾病分類(ICD-10)[1]。
1.3評定方法:
應用NOISE中文版研究標準,包括30個條目,根據具現象發生頻率分為0級-4級評分法:4分——幾乎總是如此;3分——該癥狀經常發生;2分——該癥狀較常發生;1分——該癥狀偶爾發生;0分——該癥狀未發生。評定項目主要包括社會能力、社會興趣、個人衛生、精神表現、激惹、抑郁等。所有項目的評定均完成后,再根據該量表中各因子的評分,由一名精神科中經驗豐富的護士對患者入院時和出院時進行NOISE評定。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均由我院數據處理中心專門人員進行,保證數據真實性與科學性。初步數據錄入EXCEL(2003版)進行邏輯校對與分析,得出數據采用SPSS14.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結果以Plt;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各項目NOISE評定比較:
兩組患者入院時和出院時的NOISE評分均有不同差異,詳見表1.
2.2兩組積極、消極總分比較:
觀察組入院總評分為148.8分,對照組為141.2分;觀察組出院時總評分為202.3分,對照組為189.4分。詳見表2.
3 結論
精神科的臨床護理工作中,針對精神分裂癥和非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對策各有不同。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的一種不良行為模式是始動性的缺乏,其主要表現為患者缺乏主動解決個人生活基本問題的能力。對精神病患者護理的評估項目包括較多方面,除了心理、社會以及軀體功能方面之外,還包含了生活自理能力、角色功能、精神癥狀以及人際交往的能力等。有學者認為[2],NOISE可全面反映精神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社會功能狀況、生活自理能力等,且易于操作,可作為臨床護士對慢性精神分裂患者進行評估和記錄的重要工具。
NOISE的條目豐富,能準確反映出患者病情的演變和臨床治療效果,簡便易行,易于掌握,耗時短,能全面涵蓋多個量表中核心內容,直觀反映精神病患者情況的量表[3]。NOISE在精神科臨床中的應用,有助于對精神疾病的長期住院患者進行評定,可幫助護理人員評估患者病情,有利于臨床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可進一步促進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復[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精神分裂癥(觀察組)患者剛入院時的個人衛生、積極總評分與非精神分裂癥(對照組)患者比較更低,而精神表現評分較高;出院時,觀察組患者的精神表現評分仍較高,總積極評分較低。且兩組患者出院時,在總消極、總積極以及總評分比較,差異P<0.05。提示應用NOISE有助于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進行判斷,同時也說明對新入院精神患者的護理工作應以精神癥狀和生活的觀察及處理為重點[5]。入院時對照組抑郁評分為3.7分,觀察組為2.3分;出院時對照組抑郁評分為1.1分,觀察組為0.1分。提示非精神分裂癥者存在較大心理壓力,因此對該類患者的護理重點在于心理護理。對于激惹評分較高的患者應防止其沖動行為發生,避免發生意外。
總之,NOISE應用在住院精神患者護理干預測定中具有顯著效果,有助于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觀察和評定,可幫助護士了解患者心理等變化,評估流程更客觀和統一,值得應用于后期臨床護理評定中。
參考文獻:
[1] 范宏振,鄒義壯,譚淑平等.住院病人護士觀察量表的效度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25):2389-2391.
[2] 沈念紅,黃成兵(通訊作者).護士觀察量表在住院精神病患者沖動行為預測中的應用研究[J].醫藥前沿 ,2013,(30):92-93.
[3] 李敏嬌,吳為閣,李玲等.護士觀察量表在少兒精神病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12):1431-1432.
[4] 俞瑋,秦虹云.護士觀察量表在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調查[J].中國民康醫學,2011,23(13):1668-1669,1671.
[5] Persoon,A.,Schoonhoven,L.,Melis,R.J.F. et al.Validation of the NOSCA - 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of cognitive abilitie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2,21(21/22):3025-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