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腫瘤患者的護患溝通應用價值,以供參考。方法 將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醫院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腫瘤患者120例納入本研究,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病人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病人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強護患溝通。對比兩組病人在情緒狀態和投訴事件發生率的差異性。結果 研究組SAS評分、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病人投訴事件1例,發生率為1.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34%(5/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腫瘤科護理中應用護患溝通模式有助于緩解腫瘤患者的不良情緒,減少投訴事件的發生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腫瘤;護患溝通;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80-01
腫瘤患者最主要的臨床癥狀為疼痛和免疫功能低下,其常規治療仍是以化療、放療為主,很多腫瘤患者由于對自己的病情喪失信心,情緒消沉,出現抑郁、焦慮、恐懼、孤獨無助等感受,甚至出現自殺念頭。同時,患者和家屬也會由于病情影響,出現一些極端的行為[1],不配合醫院工作,導致醫院投訴事件發生。護患溝通對消除病人不良情緒有積極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腫瘤患者的護患溝通應用價值,以供參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醫院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腫瘤患者120例納入本研究,剔除合并精神異常、智力障礙、嚴重聽力或語言障礙、未成年人等病人。年齡35歲~80歲,平均年齡(45.24±8.65)歲;其中男性病人64例,女性病人56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6例、大專28例、高中40例、初中36例、小學10例;其中肝癌36例,肺癌32例,乳腺癌38例,胃癌1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0例。對比兩組病人的一般資料,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病人給予常規護理方法。對于疼痛患者按醫囑按時定量給予鎮痛藥物,做好用藥期間的基礎護理、不良反應監測等工作;化療期間使用PICC置管患者,強化預防感染的護理;腫瘤患者在化療期間臥床的時間很長,建議患者穿柔軟、舒服、寬松的衣服,避免摩擦導致的皮膚受損。同時加強對患者的心理指導。
而研究組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強護患溝通。①護士應在尊重病人的前提下,態度誠懇的接待每一位病人,細心詢問病人的病情,講解化療的意義以及優點,告知病人在化療期間可能出現的不適感覺,通過恰當的心理安慰消減病人的緊張、焦慮等心理,幫助病人樹立疾病治療的信心,與病人建立起信任、安全、愉快的護患關系。②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心,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懂得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己。可進行護士和患者的互換模擬,使護理人員學會換位思考,耐心對待患者,認真細心解答患者及家屬的各項疑問。③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通過患者的行為舉止、面貌表情等方面,理解患者所想要表達的思想,了解患者的實際感受。護理人員在傾聽過程中,應當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傾聽患者的主要訴求,還要與患者保持一定的眼神交流,不隨意打斷患者的話語,并且根據患者言語的具體內容作出相應的反應,例如:點頭、輕聲說“嗯”、“對”等,讓患者能夠感覺到自己所敘述的內容被認可,并且鼓勵與支持患者繼續說下去。④對于文化程度比較高的就診患者,護理人員應當積極主動的向其介紹醫院的環境、情況,如就醫流程、專家特長、工作時間安排,診斷、治療效果、護理安排等一系列事項,使患者積極配合。對于接受能力較弱、文化程度比較低的農村患者以及老年患者,應注意語言的通俗性,并主動為患者提供相關的便捷服務。
1.3評價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其精神狀態。SAS評分越高,表示焦慮程度越嚴重。SDS評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嚴重[2]。
1.4數據處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關數據均錄入SPSS17.0統計學軟件,數據處理時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時認為組間差異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情緒狀態比較:
研究組SAS評分、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投訴事件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病人投訴事件1例,發生率為1.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34%(5/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護患溝通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不僅是醫學模式進步的體現,對我國建設“和諧醫院、和諧社會”“優質護理”也有著積極的意義。腫瘤患者由于其具有獨特的疾病特點導致患者負性心理發生的可能性明顯加大,醫務人員為患者提供的服務應該周到靈活,加強護患溝通,以達到平和患者心態,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的目的[3]。
護患溝通模式以病人為中心,根據腫瘤患者的身心需求,注重對患者的心理疏導,進行換位思考,加強對患者的傾聽,并根據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和特殊情況,采用針對性語言、行為等對其進行護理。經過這一系列護患溝通措施的強化,使病人摒除不良情緒的影響,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經過強化護患溝通,跟單純實施常規護理的患者對比,焦慮、抑郁情緒明顯改善。另外,從投訴事件發生率來看,僅有1例出現,發生率為1.67%,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在腫瘤科護理中應用護患溝通模式有助于緩解腫瘤患者的不良情緒,減少投訴事件的發生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麗,江澤瑩.護患溝通技巧培訓對腫瘤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3):107-108.
[2] 張桂蘭.護患雙方對護患溝通及拉手安撫行為的認知與需求[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6):22-25.
[3] 毛志興,陳月梅.護患溝通技巧在腫瘤科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4,(2):21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