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調查產科病區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現狀,為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提供依據,以達到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 ,確保醫患安全。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及現場觀察方法,對產科病區護理人員進行調查。自行設計護理人員手衛生知識調查問卷,內容包括6項:(1)手衛生培訓情況;(2)工作繁忙,顧不上洗手;(3)洗手設施配備;(4)不是傳染病,沒必要嚴格;(5)擔心反復洗手傷害皮膚;(6)怕麻煩。發放問卷40份,收回問卷40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手衛生觀察表對產科病區護理人員于2014年5月-2014年6月連續2個月進行手衛生觀察。 結果 "40份問卷顯示,影響手衛生執行情況的原因8人(20%)認為培訓不到位,16人(40%)認為工作繁忙,顧不上洗手,6人(15%)認為洗手設施配備不足,22人(55%)認為不是傳染病,沒必要嚴格,12人(30%)認為反復洗手傷害皮膚,9人(22%)怕麻煩;觀察護理人員應執行手衛生次數618次,實際執行次數363次,手衛生缺失255次(41%)。其中在接觸環境后依從性低,缺失率為63%。 結論 "護理人員手衛生在接觸患者環境后缺失率高,應加強培訓、監督及管理。
【關鍵詞】手衛生;產科病區;護理人員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of nursing staff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improving of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to ensure safety of the doctors and patients. Methods: Investigated the nursing staff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by questionnaire. 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of nursing staff hand hygiene knowledge included 6 items. Results: The 40 questionnaires showed that causes affec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hand hygiene included that 8 people (20%) believe that training is not in place, 16 people (40%) think that the job is busy, did not wash his hands, 6 people (15%) believe that inadequate hand washing facilities, 22 people (55%) think not infectious diseases, not necessary strictly, 12 (30%) think repeatedly wash your hands hurt the skin, 9 people (22%) afraid of trouble. The nursing personnel should perform hand hygiene for 618 times, but the actual execution times were 363 times, hand hygiene missing 255 times (41%). In low compliance contact environment, the missing rate was 63%. Conclusion: There was a high rate of nursing staff missing to hand hygien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Keywords:hand hygien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nursing staff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281-02
手衛生是預防和控制醫院非常重要的因素。醫務人員手是醫院感染相關病原體的重要傳播媒介,通過采取包括手衛生在內的多模式干預策略,可以有效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目前手衛生已經成為最重要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之一[1],產科是收治孕婦、產婦及新生兒的特殊科室,產婦及新生兒發生院內感染會給家庭帶來無法避免的痛苦,增加住院天數及經濟費用,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為了了解產科護理人員手衛生狀況,2014年5-6月對我院母嬰同室區護理人員手衛生進行了調查,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2014年5月,對我院產科病區40名護理人員進行手衛生現狀的調查。本組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0-42歲,平均30歲;文化程度:中專7名,大專19名,本科14名;職稱:護士10名,護師16名,主管護師4名。
1.2方法:
1.2.1調查問卷:
采用自行設計護理人員手衛生知識調查問卷,內容包括6項:(1)手衛生培訓情況;(2)工作繁忙,顧不上洗手;(3)洗手設施配備;(4)不是傳染病,沒必要嚴格;(5)擔心反復洗手傷害皮膚;(6)怕麻煩。
1.2.2調查方法:
由2名經過培訓的醫院感染監控小組人員進行調查,在護理人員不知情的前提下,按照統一設計的表格和觀察方法,根據WHO提出的手衛生的“5個重要時刻”,即接觸患者前、無菌操作前、接觸患者后、接觸環境后、接觸體液后,觀察護理人員的手衛生情況,同時記錄各項執行過程中六部洗手法次數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次數。
2 結果
2.1各種操作前后手衛生依從性情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接觸患者環境后手衛生缺失高于其他4項。
2.2影響手衛生依從性的因素見表2。不是傳染病,沒必要嚴格是影響護理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工作繁忙,顧不上洗手,排在第3位的是擔心反復洗手傷害皮膚。
3 討論
3.1洗手是減少醫院內感染的重要環節,醫院感染不僅會增加患者痛苦,延長患者住院時間、降低醫院病房周轉率,影響疾病的預后,而且還給患者、醫院和社會帶來不應有的巨大經濟損失。所以提高手行為的依從性,改善醫務人員的手衛生狀況,切斷這一傳播途徑,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3.2 影響手衛生依從性的主要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不是傳染病,沒必要嚴格執行”是造成不洗手的比例最大,因為護理人員認為產婦和新生兒不是病人,所以認為手衛生不重要;其次,工作繁忙,顧不上洗手,操作越多,手衛生的依從性就越低。排在第三位的是擔心反復洗手傷害皮膚。WHO要求醫務人員進行標準預防,即將全部患者當成傳染病的患者進行處理。手衛生知識是手衛生行為的基礎,認識上的不足是臨床實際工作中護理人員依從性不理想的原因占55%。
3.3手衛生培訓不足:
醫院和科室對手衛生培訓不足,沒有定期對科室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甚至監督力量薄弱,沒人監控情況、培訓沒有認真等情況導致依從性更差,體現在中午、夜班、周末等時間段上較差
3.4洗手設施不完善:
科室沒有配備洗手設施,工作人員來往走路程較長,導致工作人員怕麻煩,耽誤時間;有的地方無干手設施,有的地方沒有洗手液、未進行不定時對水龍頭進行微生物檢測等導致再度污染。
4 對策
4.1加強培訓。培訓是改善手衛生的基石,對于提高醫務工作者的手衛生依從性非常重要,對醫務人員的教育是提高手衛生實踐必要且不可分割的宣傳策略[2]。WHO要求醫務人員進行標準預防,即將全部患者當成傳染病的患者進行處理。孕婦入院時健康狀況良好,分娩后產婦抵抗力降低,新生兒皮膚嬌嫩,如果護理人員手衛生執行的依從性低,容易造成產婦及新生兒發生院內感染,因此產科病區護理人員的手衛生更重要,通過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對手衛生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4.2接觸環境后手衛生依從性低
本結果顯示,有63%的人認為接觸患者環境后未洗手,是普遍認為,人們用肉眼無法看到手上的細菌可能是護理人員洗手依從性差的原因之一。然而大量研究表明,醫務人員每次操作后手上都攜帶大量細菌,帶菌率100%。一般用流動水、快速手消毒洗手可除去手上60%-90%的微生物,有些護理人員認為手上沒有可見污物且不與傳染病人接觸,就沒有洗手的必要,造成洗手依從性差。要從思想上認識改變接觸環境后洗手依從性的重要性。科室制作相關圖片,在科室醒目處做好標識。
4.3健全手衛生制度。 "管理者應明確影響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因素,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教育,制訂明確的制度。將手衛生納入科室質量檢查標準中,定期考核與個人績效掛鉤。
4.4監督手衛生的執行。在手衛生執行過程中應充分體現護士長的職能重要,為小組成員樹立榜樣,倡導護理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鼓勵患者及家屬監督護理人員是否洗手,從而提高護理人員洗手次數,提高洗手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胡必杰,劉榮輝,陳文森. "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臨床實踐指引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5.2
[2] 胡必杰,陸群,劉濱,陳文森 "手衛生最佳實踐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2:154
[3] 孫艷,吳正華.臨床護理人員手衛生現狀及對策研究 中華醫院感染性雜志,20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