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乳腺癌根治術的臨床手術護理配合措施。方法:對120例患者行乳腺癌根治術,術中密切配合,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20例患者積極配合手術,成功施行乳腺癌根治術。結論:乳腺癌根治術創傷較大,術中精心熟練地操作護理是手術順利成功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乳腺癌;根治術;手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325-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占全身惡性腫瘤的7%~10%[1],在我國乳腺癌根治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手術是其最主要的治療方法[2]。我科于2011年2月~2014年8月進行了120例乳腺癌根治術,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120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38~76歲,平均48.5歲;所有患者術后均經病理確診為乳腺癌。
2.護理
2.1術前心理護理 "乳腺腫瘤患者手術前心理常伴有恐懼、擔心體型會發生變化,術后可能受到別人的歧視、及丈夫對自己可能變得冷漠,術前進行心理疏導并介紹術后形體修飾的方法,使患者盡快進入病人角色,接受自我形象改變,心情愉快地接受手術。術前向患者講解有關乳腺癌及手術的相關知識,介紹相同疾病手術成功、預后良好的實例,使患者減輕恐懼與焦慮。
2.2術中配合
2.2.1巡回護士配合 核對患者,調好手術室溫度于25℃左右。常規建立靜脈通道,協助麻醉師麻醉成功后,擺好體位,患者取平臥位,患側上肢外展90 °,手臂不可過度外展或約束固定太緊,否則會引起臂叢神經的損傷,對于淺表神經血管附近應給予適當的襯墊和保護,防止神經血管的損傷[3]。連接電刀負極板,調度好術中所需的儀器(如高頻電刀、電動吸引器等)。巡回護士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做好尿管及各種管道的護理。及時有效地配合術者及器械護士做好巡回,補充術中所需的一切用物。
2.2.2器械護士配合 術前提前20分鐘洗手,整理器械臺,與巡回護士清點物品。碘伏消毒后鋪巾,常規固定電刀、吸引器。電刀功率調整適宜,功率過高可致組織灼傷,術后導致皮下積液及切口繼發感染。術中不僅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更要注重無瘤觀念,手術野貼薄膜以保護切口。術中離斷殘端應用干紗墊包裹,周圍組織用鹽水紗墊保護,如疑為癌腫可能,先行局部腫塊切除,并立即行冰凍切片,若陽性行根治術時應重新消毒鋪巾,更換器械、手術衣、手套等,凡接觸腫塊所有的器械,尤其剪刀、刀要另行處理,用蒸餾水浸泡10分鐘,原用的敷料丟棄,重新更換,防止將癌細胞帶入正常組織。手術切除乳房及其他組織,并清掃淋巴結后,用直鉗鉗切口皮膚作牽引,外用鹽水沖洗傷口兩遍,每次沖洗后用紗布擦干傷口,仔細檢查傷口有無出血。如有出血,用電灼止血。第三遍用氮介水(1000ml蒸餾水,加鹽酸氮介20mg),浸泡創面5分鐘,然后,洗手護士,術者更換手套、手術衣、更換手術器械,手術后臺上再鋪上無菌小巾。術后放置引流管并固定,用棉墊填充于腋窩和皮瓣上加壓包扎,胸帶固定,引流管接負壓吸引球,使皮瓣下的潛在腔隙始終保持負壓狀態,防止造成死腔、滲血、滲液、增加切口感染幾率。放置引流物的負壓吸引器位置需正確,應按體位放在引流部的最低位,以保持引流通暢。注意引流管不扭折、不受壓。如管腔被血塊、黏液或壞死組織等堵塞,可松動引流管或輕輕抽吸和沖洗引流管。還應注意患側肢體遠端的血液供應情況(皮膚顏色、溫度、脈搏等)。若皮膚發紺,伴皮溫低、脈搏捫不清,提示腋部血管受壓,應及時調整繃帶松緊度,以患側血運恢復正常為宜。術畢再和巡回護士詳細清點器械、用物,巡回護士應作好詳細記錄。
2.5術后處理 "病人麻醉蘇醒、生命體征穩定后,巡回護士將病人及其術中資料送回病房,向病區護士交代必要的情況。
3結果
120例患者均成功施行乳腺癌根治術,術后全部康復,無癌瘤細胞種植并發癥的發生。
4.討論
乳腺癌根治術切除腫瘤及侵及的淋巴組織,但破壞了女性特征,導致患者情感障礙、生活質量下降。術中護理人員合理安排各項護理操作程序,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讓患者感覺護士就是她的親人一樣。護士要在患者麻醉清醒時主動到床前關心患者、細心的照顧患者,通過親切的語言、行為來表達對患者的極大同情、關懷和問候,使患者感到尤如在家人面前,愿意與你傾訴衷腸,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以便醫護人員隨時掌握患者復雜痛苦的心態,有的放矢地進行心理疏導。適時地向患者介紹有關乳腺癌治療新進展及成活率方面的信息,用實例引導患者去戰勝疾病,積極配合治療護理,以便早日康復。乳房切除后待條件允許情況下,鼓勵患者戴假乳,它不僅能恢復良好體態,增強自信心,還可減輕因不相稱體態導致的頸痛和肩背疼痛,保持平衡,糾正斜肩,預防頸椎傾斜。巡回護士和洗手護士嚴格監督無菌操作,操作遵循無瘤原則,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準確地配合手術醫生手術,盡量縮短手術時間,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總之,嚴格遵守無瘤手術原則的、配合熟練默契的手術是乳腺癌根治術成功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27-330.
[2]曾艷麗,代亞麗,乳腺癌患者術手2周及3個月抑郁狀態及應對方式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09,10(9):16-17.
[3]王曉霞,婦科腹腔鏡手術體位有關問題探討,河南省第十一次手術室護理學術會議暨圍學術期安全護理高級研修班,20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