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艾滋病合并結核病病人在圍術期實施有效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艾滋病合并結核病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0例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42例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評價患者的生存質量改善情況和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的患者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且各項生活質量改善分數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在圍手術期給予艾滋病合并結核病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可保證患者的生存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圍手術;艾滋病;結核病;生存質量;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328-02
近些年,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的發病人群不斷增多,因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免疫缺陷病毒的破壞,導致機體內的各大系統都受到損傷,同時患者伴有結核病,因此必須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1),但術后很容易發生并發癥情況,所以,在圍手術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文為了研究艾滋病合并結核病的臨床護理效果,選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艾滋病合并結核病患者,其中42例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并與進行常規護理的患者進行比較分析,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艾滋病合并結核病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0例,男80例,女22例,年齡19~59歲,平均年齡(30+5.9)歲。觀察組42例,男22例,女20 例,年齡18~58歲,平均年齡(30+5.7)歲。兩組患者均符合疾病納入標準,各臨床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性(Pgt;0.05),可以進行組間比較。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
1.2.1 "術前護理
(1)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在術前結合患者的病情、病史、家庭、心理和社會關系等方面對患者的整體情況進行評估,針對性的向患者介紹相關的疾病知識、麻醉方式、治療方法和術后并發癥情況。護理人員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患者提出的給予詳細耐心的講解時,介紹相關的成功病歷和術后恢復情況,增強患者的自信心和消除緊張的心理反應,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爭取最大的配合,使其主動配合手術治療,提高手術的成功率,(2)營養干預: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喜好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主要食用含有豐富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的半流質或流質事物。同時做好口腔、皮膚護理工作,保證病房環境的干凈、舒適,從而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1.2.2 "術中護理
對術中需要使用的銳利器材應當進行浸泡消毒,用過的器械用品至少在含氯的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時以上,沖刷和打包后進行蒸氣消毒,避免出現醫源性交叉感染。同時按照規范的消毒方法對術中污品進行處理。
2 術后護理
術后做好被褥、分泌物等的處理工作,針對需繼續進行治療的患者給予安排在單間病房,保證室內空氣通暢,每日進行多次空氣消毒,給予抗生素治療避免感染,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檢測各項臨床指標水平,保證傷口無感染。
1.3 " 療效評價標準 " 采用相關的艾滋病生存質量評分標準,對近兩周內的生存質量進行測定,內容包括心理領域,生理領域,環境領域,精神領域,社會關系,獨立程度,總生存質量;滿意調查表一般都設為4個程度的內容,即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與一般滿意之和除以調查總人數。
1.4 " "統計學處理 " "本次所有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X+s),計數資料采用t檢測,組間對比采用X2檢測,Plt;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 " " 治療組總滿意度為95.2%高于對照組80.0%,兩組患者差異比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干預后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析 " 治療后觀察組的心理領域、生理領域、環境領域、精神領域、社會關系、獨立程度、總生存質量均分數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差異比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如表二所示:
4 "討論
在不同的價值體系和文化總,生存質量是指個人對自己本人的標準、期望、目標和相關事項的生存情況,主要包括自身的心理狀態、生理狀況、獨立程度、精神狀態和社會關系〔2〕。艾滋病患者屬于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目前的治療對這種病情的傳染和發展還無法做到根治的效果,同時合并結核則必須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手術本身對患者就會產生應激反應,而患者屬于傳染性人群,因此患者會產生負面的心理情緒,嚴重時會出現自殺行為〔3〕。患者這種負面的心理狀況加上術后引發的創傷對其的生活質量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利于術后的康復治療,因此,在圍手術期進行心理干預措施是重要的臨床護理手段。護理人員利用心理學知識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改善,緩解恐懼、焦慮的心理狀態,使其配和手術治療,進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滿意度為95.2%高于對照組的80.0%(Plt;0.05),且治療后心理領域、生理領域、環境領域、精神領域、社會關系、獨立程度、總生存質量均分數優于對照組(Plt;0.05),這說明艾滋病合并結核病患者在圍手術期給予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術后生存質量,改善了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減輕了術前恐懼、緊張的心理反應,增加了患者滿意度,同時也提高醫院的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唐素榮,張桂秀,.綜合護理干預對艾滋病合并結核病病人術后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2,26(26):2464–2645.
[2]周亞紅,李貴英,王燕等. 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病患者的護理措施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1):38 –40.
[3]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