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機械通氣是搶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也可誘發或加重肺損傷,即可能導致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VILI)。因此,研究VILI的發病機制對防治VILI的發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呼吸機;機械通氣;肺損傷;炎癥
【中圖分類號】R-1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349-02
如今,呼吸機的使用已越來越普遍,機械通氣(MV)已成為搶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機械通氣又能誘發或加重肺損傷,即機械通氣所致肺損傷(VILI)。近年來研究VILI的發生機制很多,現在認為VILI的發生與呼吸機的使用不當及細胞因子與炎性介質的產生有關。
機械通氣分為氣壓傷、容積傷、不張傷和生物傷。前三者屬機械性肺損傷,主要是指在跨肺泡壓力和/或剪切力的牽拉作用下,肺泡和肺泡毛細血管過度擴張所致:氣壓傷是指因高氣道壓使氣體進入肺泡以外的部位,造成的張力性氣胸、皮下氣腫、縱隔氣腫、間質性肺氣腫、氣腹等嚴重并發癥;容積傷是因大潮氣量機械牽拉致肺泡過度擴張引起的肺損傷;肺不張傷則是指低容積性肺損傷。這三者中容積傷較常見。生物傷主要是指因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所致的肺損傷,它是VILI的本質,故機械性肺損傷和生物性肺損傷二者相輔相成。現將一些有關的研究進展進行概述如下:
1 呼吸機的使用
機械通氣分為容量控制型(VCV)和壓力控制型(PCV)。氣道峰壓(PIP)是機械通氣的直接動力,是呼吸機送氣過程中的最高壓力,主要用于克服氣道的粘性阻力和胸廓與肺的彈性阻力。大潮氣量通氣可以使VILI加重,使凋亡細胞的細胞壞死數增加,中性粒細胞移行至肺,MIP-2產生,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信號轉導通路激活。而小潮氣量通氣策略可明顯降低ARDS患者的死率[1]。
2 細胞信號轉導機制
細胞信號轉導通路常見的有胞膜陽離子通道、細胞膜整合素受體與胞外基質信號轉導通路以及經典的MAPK通路(p38、ERK1/2、JNK、 ERK5通路)等。
2.1 胞膜陽離子通道:
它在VILI的發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Ca2+離子通道尤為重要。機械牽拉激活了細胞膜上的張力敏感性陽離子通道,導致細胞內Ca2+大量內流,血管通透性升高,從而進一步加重肺水腫[2]。
2.2 整合素受體介導機制:
整合素是一類重要的細胞表面受體, 它是一種跨膜信號分子, 通過特有的信號轉導途徑傳遞相關信號, 參與調節細胞的粘附、生長、增殖、分化、細胞存活與凋亡、基因表達等多項生物學功能。在介導細胞粘附的同時,整合素還激活、放大、加重炎癥反應。
2.3 MAPK通路 (p38、JNK、ERK1/2、ERK5):
NF-κB是一種幾乎存在與所有細胞的轉錄因子,可調控TNF-α、IL-1β、IL-6、IL-8、MIP等細胞因子,還可與轉錄因子相互作用共同調節VILI的炎癥反應。MAPK通路通過不同途徑最終激活NF-κB,從而進一步激活一系列炎癥因子的產生和炎性細胞的聚集,因此MAPK通路在炎癥反應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3 細胞因子
是指由免疫細胞和某些非免疫細胞經刺激而合成、分泌的具有廣泛生物學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質。它主要調節免疫應答、參與細胞分化發育、介導炎癥反應、刺激造血功能并參與組織修復等。參與VILI的炎性因子有下列幾種:
3.1 TNF-α:
TNF-α在炎性反應中起著始動作用,其還能誘導IL-1、IL-8、IL-6等的產生,很所研究已表明,在大潮氣量通氣早期TNF-α明顯增加,后期逐漸下降。
3.2 IL-1:
IL-1與TNF-α共同啟動炎性反應。IL-1可激活血管內皮細胞,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介質的釋放,誘生或上調血管內皮細胞表達粘附因子,吸引PMN聚集。
3.3 IL-6:
它可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和分泌抗體,促進肝合成急性期蛋白,并作為內源性致熱源參與炎癥反應。體內IL-6達到一定濃度時,其可可直接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細胞黏附,微血栓形成,造成肺損傷。
3.4 IL-8:
IL-8是中性粒細胞肺部浸潤的主要趨化因子,能趨化中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等到達炎癥部位,造成多種炎癥遞質的釋放。在ARDS患者血清IL-8水平顯著增高時,IL-8的水平可作為ARDS預后的指標,在哮喘患者中IL-8的水平也明顯升高[3]。
3.5 MIP-2:
嚙齒類動物不產生IL-8,MIP-2在嚙齒類動物中是IL-8的同系物,作用與IL-8相同。在高潮量通氣時在體內通過激活ASK1/JNK/AP-1使MIP-2產生,中性粒細胞移行至肺,氣道上皮細胞凋亡,從而引起肺損傷[4]。
3.6 IFN:
分為IFN-α、IFN-β、IFN-γ三種,參與固有免疫應答。IFN-γ除了有抑制病毒感染的作用外,還有廣泛的促炎性反應效能。IFN-γ中樞作用是啟動循環及組織巨噬細胞,誘導自然免疫應答中其他促炎蛋白的表達,從而導致急性肺損傷。
4 VILI治療進展
VILI不僅會加重肺損傷,還可導致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防治VILI:
(1)通過調節呼吸機的使用,根據個體差異及肺損傷的程度采取合適的潮氣量與PEEP控制PIP。
(2)抑制細胞信號傳導通路,抑制促炎性因子的過度分泌從而減輕肺損傷。
(3)用抗TNF-alpha抗體或糖皮質激素,抑制炎癥反應。
(4)通過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質減輕肺水腫。
(5)吸入一氧化氮,選擇性擴張通氣肺泡周圍肺血管,糾正VILI時通氣/血流比例失調,減少肺內分流,改善氧合。
(6)液體通氣,利用對肺組織無損害也不會被吸收的一種全氟碳化合物注入肺內,可顯著增加通氣時氧的攝取和二氧化碳的排除,并降低肺泡表面張力,增加肺順應性。
5 小結
機械通氣引起肺損傷的途徑很多,就目前研究情況而言,有的可以避免有的則無法消除,只有繼續通過不懈的努力研究,才能逐步使VILI的發生率降低以致消除。
參考文獻:
[1] 黃濤,高巨,徐軍美,等。機械通氣肺損傷機制及防治新進展。醫學綜述,2014,20(12):2173-2175。
[2] 邱海波,陸曉雯。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的炎癥反應機制[J]。基礎醫學與臨床,2003,23(6):589-594。
[3] 謝漢華, 吳曉華, 姚英。急性肺損傷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血清IL- 8 水平的研究[J]。中國醫師雜志,2003,5(3):351-352。
[4] Li LF,Liao SK,Lee CH, et al. Ventilation-induced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and apoptosis depend on apoptosis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 pathway[J].Crit Care Med,2005,33(9): 191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