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分析早期心理干預在腦梗死后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腦梗死后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早期心理干預,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運用抑郁自評量表觀察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結果:經過3周護理干預之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為91.1%,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為62.2%,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腦梗死后抑郁癥患者給予早期心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緒,促進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發展,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早期心理干預;腦梗死;抑郁癥
【中圖分類號】R-1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394-02
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而抑郁癥是其常見的并發癥,通過大量臨床研究顯示,腦梗死不僅可以導致患者出現抑郁癥,還會對患者心理狀態產生影響,發生率達到了20-60%[1]。一般而言,腦梗死患者均會合并多種疾病,進而經常產生焦慮的情緒,并且因為疾病本身,導致患者存在著溝通、失語等功能障礙,提高了抑郁癥發生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腦梗死后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在觀察組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18例;年齡在51-80歲之間。在對照組中,男患者25例,女患者20例;年齡在55-81歲之間。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確診患有抑郁癥,都給予原發病及合并癥的對癥及支持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早期心理干預,其具體做法如下:①群體心理干預。在患者床邊,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對剛畢業或者新入職護士進行指導,加強腦梗死患者健康宣教。其真正目的就是暗示患者,增強患者治愈的自信心,鼓舞患者對抗疾病,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2]。②個體心理干預。結合測評結果及產生抑郁癥的原因,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比如,對患者進行有目的的引導與溝通,讓患者了解疾病知識,明白主動積極治療對康復的重要性,進而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③分散注意力。在實際護理中,可以通過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減輕患者的痛苦,播放一些輕緩的音樂,對于喜歡戲曲的患者,播放一些名曲,讓患者暫時忘卻疾病,重新喚起患者生活的希望。④加強家庭與社會的支持。在治療中,盡可能爭取家庭的配合,利用家庭與社會的幫助與支持,讓患者感受關愛的同時,明白自己也有為他人而活的義務。⑤嚴防自殺。自殺觀念、行為是抑郁癥患者常見病癥,也是最危險的病癥,護理人員一定要及時了解患者的精神需求與病情變化,通過24小時看護,及時發現問題,針對患者病癥程度,給予一定的藥物治療,并且激勵患者的求生欲望,讓患者可以早日康復[3]。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判斷標準分為三級:顯效,患者精神狀態得到了顯著改善,抑郁自評量表評分下降大于6分;有效,患者精神狀態明顯好轉,抑郁自評量表評分下降3-6分;無效,患者精神狀態沒有改善,甚至存在加重情況,抑郁自評量表評分下降低于3分。
1.4統計分析:
臨床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組間對比差異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3周護理干預之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為91.1%,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為62.2%,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所示。
3 討論
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非常容易引起患者的抑郁情緒。導致腦梗死后抑郁癥發生的機制為[4]:①腦梗死后因為中樞神經元的損傷,會對神經通路產生影響,致使無法上調代償性受體水平,進而出現了抑郁癥。②炎癥細胞因子的過度分泌,致使去甲腎上腺素及5-羥色胺系統功能障礙,進而出現了抑郁癥。③在腦梗死后,非常容易出現左側大腦半球損傷的情況。突然腦梗死的患者,經常會產生自尊障礙、生活能力下降、身體疾病加重、經濟負擔加重等問題,導致患者非常焦慮,進而出現了抑郁癥。
當腦梗死患者出現抑郁癥之后,會加重病情,存在著嚴重的負性作用。護理人員可以利用積極的態度、表情、語言等鼓勵患者,實施早期心理干預,給予患者耐心的安慰、鼓勵,幫助患者疏導負性情緒,逐漸消除患者焦慮、孤獨等不良情緒,調節與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與承受力,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保證患者身心的健康發展,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對腦梗死后抑郁癥患者實施早期心理干預,主要包括群體心理干預、個體心理干預、分散注意力、加強家庭與社會的支持,嚴防自殺等。通過早期心理干預的實施,可以有效調動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糾正了患者的錯誤認知與不良行為,提高了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逐漸消除了患者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實現了患者的早日康復。
總而言之,對腦梗死后抑郁癥患者實施早期心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緒,提高了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與生活質量,促進了患者身心的健康發展,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映琳,劉亞萍,陳秋利,等.早期心理干預在腦梗死后抑郁癥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2,26(15):1387-1388.
[2] 王法欣.早期心理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復療效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09(08):10-12.
[3] 李春芝.實施早期心理干預對腦梗死后抑郁患者100例療效觀察[J].實用醫技雜志,2013,20(07):806-807.
[4] 余一知.早期心理干預在腦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復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4,01(04):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