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蘭索拉唑、果膠鉍膠囊聯用抗生素治療幽門螺桿菌(Hp)陽性十二指腸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6 3例患者隨即分療組(蘭索拉唑組)3 3例和(奧美拉唑)3 0例,并同時加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進行治療,停藥后4周復查胃鏡及Hp檢測。結果療組疼痛消失時間(1.25±0.81)d快于對照組(2.42±1.25)d,差異具有顯著性(Plt;0.050);1周末、2周末的癥狀消失率兩組分別為93.9%、97.0%和90%、93%(均Pgt;0.05);潰瘍愈合率分別為93.9%(31/33)和86.7%(26/30)(pgt;0.05);Hp根除率分別為93.9%(31/33)和93.3%(28/30)(pgt;0.05)。結論蘭索拉唑有較高的潰瘍愈合率和Hp根除率,止疼效果快,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關鍵詞】蘭索拉唑;果膠鉍膠囊;治療胃潰瘍
【中圖分類號】R-1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400-02
幽門螺桿菌(Hp)感染與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和腸性胃癌有密切關系,因而Hp感染治療一直是臨床關注的焦點。對合并Hp感染的胃潰瘍患者,根除Hp治療可非常顯著的降低潰瘍復發率及并發癥的發生率,并可促進潰瘍的愈合。我們選用蘭索拉唑與奧美拉唑聯合抗生素治療Hp陽性胃潰瘍患者,并對兩種療法的效果進行比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病例選自我院2004年9月-2007年3月門診住院患者63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20例,年齡1 9- 67歲,中位年齡43歲。入選條件:經內窺鏡證實有活動期胃潰瘍,潰瘍大小為3-l0mm,潰瘍個數不超過2;均Hp檢測陽性;治療前1個月內未使用過抗生素、鉍劑、H2受體拈抗劑、質子泵抑;女性為非妊娠期或非哺乳期。排除標準:合并潰瘍出血、穿空、幽門梗阻、惡性腫瘤等;有胃、十二指腸手術史;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正在服用非甾類抗炎藥及(或)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者;對本實驗或同類藥物有過敏史者。淘汰標準:出現患者不耐受的不良反應;出現其他疾病且干擾對本藥的觀察;未按要求服藥,兩周內少服4次或4次以上藥物時。將63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蘭索拉唑、果膠鉍膠囊組)33例和對照組(奧美拉唑組)30例。兩組在年齡及潰瘍大小構成上,差異無顯著性(Pgt;0.05)。
1.2治療方法:治療組第1周給予蘭索拉唑30mg、果膠鉍膠囊0.2g加阿莫西林1g加甲硝唑400g口服,每日2次;以后每日頓服蘭索拉唑30mg。對照組第1周給予奧美拉唑20mg加阿莫西林lg加甲硝400mg口服,每日2次,以后每日頓服奧美拉唑20mg兩組療均為4周,不加用其他藥物。
1.3觀察指標:
1.3.1 "疔程癥狀:治療前后記錄腹脹、惡心、噯氣、返酸等癥狀,并記錄治療后疼痛消失的時問和發生的不良反應。治療前后行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等實驗項目檢查。
1.3.2 "潰瘍愈合情況:停藥后復查內窺鏡并活檢,判斷潰瘍愈合情況。愈合:內窺鏡下潰瘍消失或疤痕形成;好轉:潰瘍長徑縮小gt;50%;無效:原有潰瘍無變化或潰瘍長徑縮小lt;50%。
總有效率=(愈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3.3 "Hp檢測:治療前及停藥后復查內窺鏡時在胃竇距幽門2cm處取l塊組織作快速尿素酶實驗;胃竇、胃體各取2塊黏膜活檢做病理組織學檢查。判斷Hp陽性以組織學結果為準,參考尿素酶實驗結果。Hp陽性標準為以上兩項均陽性。Hp根除標準是停藥后4周H p檢測兩項均為陰性。
1.4 統計學處理:所有統計數據經SPSSI0.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a=0.05。
2 結果
2.1 兩組癥狀消失情況:治療組的疼痛消失時問為(1.25±0.81)d,對照組為(2.42±1.25)d o治療組的疼痛消失時間顯著快于對照組(Plt;0.05),差異有顯著性。治療組l周末、兩周末癥狀消失率分別為93.9%、97.0%;對照組l周末、2周未癥狀消失率分別為90.O%、93.3%,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gt;0.05)。
2.2 兩組潰瘍愈合情況:治療組潰瘍愈合率為93 .9%(31/33),好轉率為3.0%(1/33),總有效率為97. 0%(32/33);對照組潰瘍愈合率為86.7% (26/30),好轉率為6.7%(2/30),總有效率為93.3% (28/30)。兩組的愈合率及總有效率比較均差異無顯著性(pgt;0.05)。
2.3兩組Hp根除率:治療組Hp根除率93.9% (31/33); 對照組Hp根除率93.3% (28/30)o兩組Hp根除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gt;0.05)。
2.4不良反應:治療組和對照組均出現有食欲不振及乏力等輕微癥狀,未做特殊處理,全部均能完成療程。治療前后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等實驗項目檢查未見異常。
3 討論
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胃酸、Hp感染等是導致胃潰瘍的重要因素,主要治療方法是抑制胃酸分泌、根除Hp。根除Hp的方法很多,隨著抗生素的長期廣泛應用,Hp耐藥菌株的產生越多,需要更為有效的根除Hp方案。胃酸分泌是胃粘膜細胞的一種氫離子一一鉀離子一一三磷腺紺(H+-K+一ATP)酶所介導,又稱質子泵。質子泵抑制劑(PPI)通過抑制H+-- K+- ATP酶,使其不可逆地失去活性,導致壁細胞內的H+不能轉移至胃腔中而抑制胃酸分泌。蘭索拉唑與其他的質子泵抑制藥物具有相同的作用方式,但蘭索貝拉唑有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蘭索拉唑作為新一代PPI,由于其pKa值高,不僅對新生H+- K+- ATP酹而且對老化的H+- K+- ATP酶有抑制作用,因而抑酸作用起效快,作用強,作用持久,顯著降低食管酸暴露時間:而且蘭索拉唑的代謝很少依賴CYP2C19,故個體差異小。
本研究表明,蘭索拉唑、果膠鉍膠囊四聯治療Hp陽性胃潰瘍,起效十分迅速可靠,腹部疼痛癥狀緩解快,潰瘍愈合率高,Hp根除率高,不良反應輕微,患者的耐受性好,近期療效較好,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