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對南充市鄉鎮居民干眼癥狀的調查,分析干眼患病與性別的關系。方法:隨機選取南充市龍門鎮202名居民進行干眼癥狀問卷調查。結果:女性中主訴干眼癥狀者占81.75%;男性中主訴干眼癥狀者占73.85%,男女之間出現干眼癥狀的比率有統計學差異。結論:女性干眼癥狀較男性主訴情況更為嚴重,女性也較男性更易隱患干眼病。
【關鍵詞】干眼癥狀;性別;自覺癥狀;鄉鎮
【中圖分類號】R-0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432-02
干眼癥(dry eye syndrome,DES)是指由于淚液分泌減少或蒸發過度而造成對眼瞼間眼球表面的損害及伴隨相關眼部不適癥狀的一組淚膜紊亂疾病總稱。目前國內和臺灣都有建議的干眼診斷標準,常見的臨床檢查包括淚液分泌試驗(Schirmer I test)、淚膜破裂時間(break up time,BUT)等,然而臨床檢查結果與樣本的干眼癥狀往往不相符[1](其中干眼癥狀定義為經常或持續有一種或多種干眼癥狀[2])。為了調查患者主訴癥狀與性別之間的關系,本文對干眼癥各癥狀進行最常見的八種劃分和詳細分析,有助于不同性別干眼癥的臨床診斷和治療。
1 對象和方法
1.1對象:從南充市龍門鎮普通人群中進行隨機抽樣選取202人。其中女性137人(年齡范圍及均值),男性65人(年齡范圍及均值)。
1.2方法:對實驗對象進行問卷指導及問卷填寫,數據分析主要通過excel及SPSS17.0分析數據。
1.3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采用excel軟件錄入并通過SPSS 17.0 for Windows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 檢驗。
2 結果
女性137人,其中主訴干眼癥狀者112人(81.75%);男性樣本占65人,其中主訴干眼癥狀者48人(73.85%)。女性出現干眼癥狀的比率高于男性,特別是眼睛發癢(X2=9.527,Plt;0.05)男女樣本是否有癥狀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眼干(X2=1.363,Pgt;0.05),眼紅(X2=0.401,Pgt;0.05),異物感(X2=3.101,Pgt;0.05),燒灼感(X2=2.7,Pgt;0.05),分泌物(X2=6.484,Pgt;0.05),視物模糊(X2=1.266,Pgt;0.05),視力波動(X2=3.88,Pgt;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主要因為樣本數量少,定點檢查樣本具有代表性。
本次調查將各癥狀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癥狀不發生、癥狀偶爾發生、癥狀經常發生、癥狀一直發生,不同等級自覺發生人數女性都比男性多,女性隱患干眼病的幾率遠遠大于男性。
3 討論
本次調查著重強調被檢查者的主觀意識以及主訴,根據主訴及檢查者的分析,揭示不同性別隱患干眼病的比例;在本次調查的樣本中,女性出現干眼癥狀的比率(81.75%)明顯高于男性(73.85%),兩者間存在較大差異,眼睛發癢癥狀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其余癥狀由于樣本存在代表性且數據較少尚不能證明男女之間眼干、眼紅、眼睛分泌物、異物感、燒灼感、視物模糊、視力波動存在差異。這是因為本次調查的是一定范圍(南充市龍門鎮)干眼癥狀,并對該地區的干眼癥狀進行分析對比,發現由于檢查人數有限,且該地區符合大多數中國鄉鎮的條件,例如:留守老人以及留守兒童較多、生活質量中等、文化水平較低等,對于某些干眼癥狀認識不深導致數據出現不準確的一面,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看到鄉鎮居民對干眼癥狀認知并不多,而在醫療衛生方面與城市相比(鄉鎮醫療衛生和城市出現“二元化”分布[3])更是諸多不足,本文為以后鄉鎮建設對醫療衛生、眼病防治方面提供了理論支持,同時認識到增強鄉鎮居民干眼病意識防范迫在眉睫;本次調查仍存在較多不足(樣本數量有限),在以后的研究中會進一步改進。
備注:相對比為男性人數與女性人數之比
參考文獻:
[1] Schein OD,Tielsch JM,Munoz B,et al. Relation between signs andsymptoms of dry eye in elderly. A population-based perspective[J]Ophthalmology,1997,1 04(9):1395-1401.
[2] Schein OD,Munoz B,Tielsch JM,et al. Prevalence of dry eye amongthe elderly[J]. Am J Ophthalmol,1997,124(6):723-728.
[3] 劉海英,張純洪 " 中國軟科學2011年10期[J] " 文章編號:1002-9753(2011)10-0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