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神經內科ICU護患溝通技巧提高患者與家屬滿意度。方法 "選取入住神內ICU的患者12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6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溝通方式,干預組采用探討后的溝通方式,在患者入住三天后分別對兩組患者與家屬進行滿意度調查。結果 "干預組護患溝通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 "使用探討后的護患溝通技巧,能有效提高患者與家屬滿意度。
【關鍵詞】探討;神經內科ICU;護患溝通;技巧;滿意
【中圖分類號】R-0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444-01
神經內科ICU是將神經內科危重患者進行集中監測、觀察、治療、護理的場所。任何一個人因為生病住進ICU病房,家屬與患者角色都發生了改變,影響整個家庭。80%的護患糾紛都是由于溝通不良或溝通障礙所引起(1)。探討如何有效提高護患溝通效果,對提高患者及家屬滿意度,降低不必要的醫療糾紛起到決定作用。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住神經內科ICU患者122例,選取患者神志清楚,語言表達能力正常,采取隨機分組原則,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61例。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患溝通方法,以隨機口頭和患問護答的方試。
1.2.2干預組采用探討后的護患溝通方式。具體為:①護士每月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培訓,提高自身素養與專業能力。②科室成立護患溝通小組。護士長為管理員,護士分為若干組,每組由中級護師或主管護師為組長,每月召開會議一次,或存在重大護患溝通問題時及時討論,總結護患溝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措施。③發放神經內科ICU入院須知。在患者首次入院時,發放神經內科ICU入院須知,一式兩份,一份交給家屬保管,一份科室保存。須知內容包括:科室環境介紹,需為患者準備的生活物品,病人飲食指導和送餐時間,探視時間及相關注意事項等。④探視前的護患溝通。探視前與病人說明馬上要探視,詢問患者的需要,如需喝水、吐痰、吸痰、大小便的患者協助其完成并立即清理干凈,整理床單位,,保證患者的環境干凈、整潔、舒適,以良好氛圍展現給家屬,并使家屬心理應許、放心。⑤探視時的護患溝通。探視時由當班的管床護士全程陪同,積極主動的向家屬講解患者的基本情況有,友善、禮貌的回答家屬提出的問題。⑥遇到重大事件的護患溝通。遇到重大事件時需與家屬溝通時,由當班溝通組長及時通知家屬進行溝通,必要時簽署知情同意書。遇到護患溝通糾紛時,通知醫生,上報科室及醫院相關部門,由醫院調節員負責溝通。⑦病人突發病情變化的護患溝通。當患者出現病情突然變化時,絕大多數家屬不能接受現實,或過多過少都會出現緊張、多疑、遷怒、不信任、甚至暴力行為(2)。針對此類患者家屬實行邊搶救邊溝通,由指定的人員負責溝通,講解能使家屬理解并相信科室為搶救病人必將全力以赴,讓家屬從心里上接受現實,并主動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1.3評價方法:在患者入住科室治療三天后,有護士長和組長分別對兩組病人及家屬發放護患溝通滿意度調查表,調查表分為三個標準:滿意、較滿意、不滿意。調查結果收回后由護士長整理保存。
1.4統計學方法:調查結果錄入SPSS11.5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組間比較采用x檢驗,Plt;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病人及家屬對護患溝通的滿意度調查結果見表一。對照組與干預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X2=4.90,Plt;0.05),提示干預組效果優于對照組。
3 討論
神經內科病人多為病情危重、復雜、多變,病人與家屬情緒緊張、手足無措,沒有完全接受疾病纏身的事實,希望醫護人員能提供盡可能多的病人信息。而病人住院處在與家屬隔離的區域,常規的護理溝通方式以隨機、口頭溝通為主,不能及時與家屬進行有效溝通。當病人與家屬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極易產生醫療糾紛,會直接影響到患者與家屬對醫院醫療護理水平的評價(3)。探討改進后的溝通方式有以下優點:①護士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為患者及家屬指導與講解疾病相關信息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以理服人,加強護患之間的信任度。②加強溝通技巧的整改與培訓能讓護理人員謹言慎行的意識強化,能夠從病人角度出發,達到有效溝通目的。③書面溝通方式能使家屬對醫院病房的規章制度一目了然。⑤在有糾紛問題時,由醫院調解員負責溝通,針對性的解決問題,避免被動性。
4 "結論
護患溝通是醫療護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護患溝通能促進護患關系和諧、融洽,對提高患者滿意度,防止護患糾紛的發生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諶永毅,方立珍,護患溝通技巧[M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
[2] 干錦華,住院病人常見心理健康問題及應對措施[J ].瀘州醫學院學報,2008,31:119-120
[3] 李琦,閻成美,李蓉。重默腦外傷患者家屬心理狀況調查分析[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0,1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