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母嬰傳播規律,研究其阻斷干預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顧分析選擇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碧江區醫療機構治療的妊娠期梅毒患者132例,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未經過任何阻斷治療作為對照組,經過注射用青霉素等治療作為實驗組。兩組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指導后,對患者是否生產正常新生兒,情緒是否健康,是否是足月待產期中生產方面調查統計。結果:實驗組健康生產率遠遠高于對照組,在健康新生兒、足月新生兒以及情緒方面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結論: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母嬰傳播規律探索及阻斷梅毒的垂直傳播,預防胎兒先天梅毒在臨床上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妊娠合并梅毒;母嬰傳播;阻斷干預方式
【中圖分類號】R-0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453-02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所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并且可以侵犯人體的各種器官,對人體有巨大的危害,而在妊娠期發生的梅毒叫妊娠梅毒。妊娠梅毒不僅可以在患者的懷孕過程中形成,也可以在孕婦的妊娠期間感染所致。近年來,隨著梅毒發病率在我國呈現迅速上升的趨勢,妊娠梅毒也相應的呈現上升趨勢,而妊娠合并梅毒則對胎兒和產婦有著極大的危害。梅毒螺旋體不僅對孕婦產生巨大的影響,還會通過胎盤進入子宮使得引起胎兒的宮內感染造成流產,死產,早產或者分娩先天梅毒兒等嚴重的妊娠結局。[1]本研究對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母嬰傳播規律及阻斷干預方式進行研究,現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療的妊娠期梅毒患者132例,年治療人數89人,足月產70人,未經治療43人,足月產36人。18-30歲 104人,30-40歲28人,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未經過任何阻斷治療作為對照組,經過注射用青霉素等治療作為實驗組。妊娠婦女及新生兒均進行梅毒螺旋體和非梅毒螺旋體檢測, 排除假陽性及一過性陽性反應, 均為陽性者則為梅毒。梅毒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約有三分之一發展為晚期梅毒,傳染力雖弱,但是有可能引起神經梅毒及心血管梅毒等,后果嚴重。癥狀為多形紅斑病,又稱滲出性多形紅斑,是一種病因復雜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并且還有淋巴結腫大、水皰或大皰損害、鞍鼻、死產、死胎、流產、梅毒性心血管病、梅毒腎病、梅毒性關節炎等。梅毒病原體在胎兒主要臟器(主要在肝、肺等)和組織細胞中大量繁殖,引起妊娠幾周后的流產、早產、死胎、死產等情況。若胎兒幸存,分娩出先天霉毒兒也會有病癥,早期表現有皮膚有大皰、皮疹、鼻炎或鼻塞、肝腺腫大、淋巴結腫大等;晚期先天霉素多出現在3歲以后,表現為楔齒狀、鞍鼻、間質性角膜炎、骨膜炎、神經性耳聾等;其病死率致殘率都很高。兩組患者在年齡、從發病到就診的時間、疾病史、身體狀況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gt;0.05)。
1.2方法:
藥物青霉素能阻止螺旋體細胞的修復,在血濃度30U/L的時候持續10天以上才能達到效果,故對于妊娠合并梅毒感染,應積極進行治療。指導孕婦做好自我檢測,每天數胎動次數。懷孕后32周以后每2周做一次臍血流圖,觀察胎兒狀況。每2周測一次尿E3測定以檢查胎盤功能,孕期要禁止性生活。一旦發現胎兒有先天發育異常的情況發生,從優生優育考慮終止妊娠。治療梅毒的原則是早期明確診斷,及時治療,用藥合理,療程規則。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同時性伴侶也應接受檢查及治療。孕婦早期梅毒、首選青霉素療法:普魯卡因青霉素80萬U,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10日;芐星青霉素240萬U,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連續3次,孕早期1個療程、孕晚期1個療程。若青霉素過敏,應改用紅霉素0.4g,每7小時1次,連續15日。而先天霉毒腦脊液VDRL陽性者:普魯卡因青霉素5萬U,肌肉注射,連續10日。患了梅毒一定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患者一旦確診為梅毒,將承受巨大的社會及家庭壓力,害怕被指責,被嫌棄,并隱瞞自己的病情。因而易產生孤獨無助感,所以就要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讓他們不要有恐懼的心理。
1.3判定方法:
兩組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指導后,對患者是否生產正常新生兒,情緒是否健康,是否是足月待產期中生產方面調查統計。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統分析,研究數據的可靠性,更具數據反映的情況理性評估個性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的護理干預中的作用。plt;0.05為差異即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實驗組經過一段時間的阻斷干預之后,效果明顯,大部分患者生產出健康的新生兒,并且足月生產,情緒也比較健康,不會產生抗拒心理,而對于孩子的未來也不用擔憂,患者與其伴侶也能更好地生活,在治療期間聽從醫生建議及醫囑的患者都基本健康出院并生活更好。
3 討論
妊娠合并梅毒會對妊娠結果產生諸如流產,死胎,先天梅毒兒等嚴重不良的影響。梅毒螺旋體在體內可以隨時穿越胎盤血管屏障,對孕婦和胎兒造成嚴重的影響。[2]而通過研究發現了解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母嬰傳播規律及阻斷干預方式可有效避免和減少先天梅毒的發生。研究中發現,只要對梅毒患者進行及時的使用青霉素治療,并且劑量足夠,療程正規,治療后對其進行定期檢查等可以很好的阻斷梅毒患者的母嬰垂直傳播。研究表明,通過使用青霉素的正規治療,可通過胎盤預防98%以上的先天梅毒,還可經過胎盤進入胎兒組織殺滅梅毒螺旋體,并對胎兒無明顯不良反應。通過在懷孕16周后使用青霉素的正規治療,則治療效果更好,可以預防胎兒梅毒的后遺癥,而在18周后開始治療,則胎兒梅毒可以治愈,但不一定可以防止先天梅毒的晚期特征。使用青霉素治療后,不僅可以有效的阻斷梅毒患者的母嬰垂直傳播,還能有效的殺滅孕婦體內的梅毒螺旋體,并且胎兒的梅毒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治愈。本次研究結果中,未經治療的對照組足月產36例。而對孕婦進行青霉素治療后所產下的嬰兒中,正常新生兒70例,兩結果可以有效的證明青霉素治療對母嬰阻斷具有重要意義,并可以降低死胎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梅毒對患者和胎兒都具有重大的危害,因此,在對孕婦的首次孕檢中均應該進行常規的梅毒產前篩查,從而可以在妊娠初期即可準確診斷出梅毒并對孕婦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
參考文獻:
[1] 張云.孕婦性傳播疾病感染與母嬰傳播的研究進展[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4)
[2] 樊蘭英.妊娠合并梅毒[J].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