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尿液分析儀檢測尿潛血反應和鏡檢紅細胞的結果進行分析比較。方法 對160份門診患者留取的隨機尿液立即按照儀器操作說明進行尿液分析儀檢驗和尿沉渣顯微鏡檢查。結論 尿液分析儀與尿沉渣鏡檢聯合檢測,才能提高尿液檢驗的質量。
【關鍵詞】尿液分析儀;尿沉渣鏡檢
【中圖分類號】R-0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455-02
隨著尿液分析儀的普及使用,尿液分析既簡單又快速,為臨床診斷提供了方便,但在實際應用中可能會出現許多新的問題。為此,尿十項分析儀測定中結果全為陰性和隱血(+)~(++++)這兩種情況的標本用顯微鏡作沉渣鏡檢,并將結果加以比較報告。
1 材料與方法
1.1標本:我院2013年6月送檢的住院患者晨尿標本,其中160例尿液分析儀測定全部為陰性及160例分析儀測定隱血(+)~(++++)的尿液標本,收到標本2 h內檢測完畢。
1.2儀器與試紙:優利特-180尿十一項分析儀及配套生產的優利特-180尿十一項試紙條。
1.3檢測方法:按儀器的操作規程進行,之后,取混勻尿液10 ml,以1500 r/min離心5 min,去上清液,留沉渣0.2 ml,輕搖離心管,使尿沉渣有形成分充分混勻,用10×10鏡頭,觀察其中有形成分的全貌及管型,再用10×40鏡頭觀察鑒定細胞成分和計算數量,連續觀察10個不同視野,取所見的最低和最高值,記錄結果。
2 結果
尿液分析儀潛血反應陽性,鏡檢有紅細胞的有68例,鏡檢無紅細胞的有12例。尿液分析儀潛血反應陰性鏡檢有紅細胞的有15例,鏡檢無紅細胞的有65例。.
3 討論
由于兩種檢驗方法的原理不同,影響它們的因素也不同,因而兩種檢驗方法的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鏡檢發現有白細胞的患者,大多為急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等患者。尿液沉渣檢測過程中紅細胞計數應以顯微鏡計數為準,在出現上皮細胞及黏液絲過多或出現成卷的上皮細胞的情況,儀器會誤認為是管型,檢驗結果會呈現管型的假陽性,所以,必須要采取顯微鏡加以鑒定。因此,對于腎病患者,特別是在疾病發展過程中需要系統觀察蛋白含量的病例,最好結合使用加熱醋酸法進行實驗。對紅細胞鏡檢為陽性的患者,考慮為臨床維生素C用藥干擾隱血所致,因維生素C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對尿液成分的測定產生競爭性抑制反應,使結果減弱或出現假陰性。
4 結論
尿液分析儀法檢測尿中紅細胞異常敏感,有時可與鏡檢結果存在差異,要充分考慮影響測定結果因素,并結合臨床進行全面分析,原則上尿液分析儀潛血反應陽性結果都應以顯微鏡法復檢,這是做好尿液檢驗質量保證的重要環節和關鍵所在。對于尿液分析儀法測定的陰性結果與鏡檢不一致的也應復查,以確保測定結果的準確可靠。迄今為止,沒有一臺儀器的檢測結果能完全替代顯微鏡,尿沉渣鏡檢以其獨特的臨床價值仍是尿液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檢查手段。
參考文獻:
[1] 李影林.中華醫學檢驗全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485.
[2] 叢玉隆,王淑娟.今日臨床檢驗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236-239.
[3] 馬駿龍,叢玉隆.菌尿對尿液分析儀測定尿紅細胞的影響[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1999,22(4):205.
[4] 羅效梅.尿液放置時間對有形成分檢查的影響[J].陜西醫學檢驗,1998,1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