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是為了了解兒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具體的攜帶情況,進一步分析了自從乙肝疫苗被列為計劃免疫到目前為止此疫苗在本地區的接種狀況。具體是運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ELISA)檢測我們選取的2010年-2013年某醫院體檢的兒童的靜脈血樣的HBsAg。經過相關檢測之后得出,接受檢測的1624個兒童當中,有41個兒童的HBsAg呈現陽性,占總共人數的2.52%,男生總共有813人,其中有22個人的HBsAg呈現陽性,攜帶率達2.71%,女生總共有811人,檢測得知有19人的HBsAg呈現陽性,攜帶率達到2.34%,二者之間的攜帶率沒有明顯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gt;0.05)。綜上所述,乙肝疫苗的免疫作用較為明顯,不過還要不斷強化免疫療效,這樣才能減少兒童的乙肝感染率。
【關鍵詞】兒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疫苗
【中圖分類號】R-0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457-02
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是危害居民健康的常見傳染性疾病之一。全球有超過20億人受過乙肝病毒( HBV)的感染,其中約有3. 5億人成為慢性乙肝;尤其是低年齡人群在感染乙肝病毒后,約30%一50%的感染者發展為慢性乙肝,進而發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命健康。HBV是一種長3. 2 kb的DNA病毒,它幾乎在整個肝臟可以復制,主要通過輸入血液制品、母嬰臍帶、共用注射器傳染。我國是乙肝感染高發地區,其流行范圍廣、發病率高、危害性大,其疾病防治形勢嚴峻,是現階段我國最為突出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據報道,我國1 -- 59 a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 "HBsAg)陽性率為7. 18%,其中小于15 a人群HBsAg陽性率為5 . 47 % 。自從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國內家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如何能夠保證其健康茁壯成長,是國家主管部門和家長們關心的頭等大事,其中如何避免接觸感染乙型肝炎,尤其引起人們的關注。為了解廣州地區兒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狀況,分析乙肝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后的預防接種效果,從而為進一步制定乙肝的防治對策提供科學依據,表面抗原HBsAg的陽性率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中國控制乙肝己取得顯著成績。主要原因是通過接種乙型肝炎疫苗,能提高人體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水平,是遏制乙型肝炎傳播和感染的有力措施。本文對1998一2011年間到本院體檢的兒童健康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檢測對象
2010年1月1號- 2013年12月31號間到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少年兒童,共1 624人,其中男孩813人,女孩811人,年齡在2一16 a之間,兩者人數相當。
1.2檢測儀器
FENGHUA泰萊I型酶標分析儀(廣州豐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FENGHUA DEM-3型自動洗板機(廣州豐華),微量振蕩器(廣州豐華),恒溫水浴箱,離心機,加樣器等。
1.3檢測試劑
沈陽惠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診斷溶劑盒(酶聯免疫法)單一試劑盒(HB-sAg)和兩對半(HBsAg、抗HBS, HBeAg、抗HBe和抗HBc)成套試劑盒,試劑批號分別是20080325-1、20080511-1,20080521-1,20080318-1,20080416-1,試劑均在有效期內。
1.4檢測方法
空腹抽取靜脈血3 mL,用3 000轉離心5 "min后,吸取血清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HBsAg,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操作,分別用配套陰陽血清做陰陽對照,用酶標儀讀數,若讀數gt;179判斷為陽性,否則為陰性,得到的檢測結果真實可靠,因為有良好的質控措施做保證。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e 3. 0進行數據雙向錄入并核對,應用SPSS 17. 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及統計分析,用檢驗和fisher確切概率法分析各組間率的差異;在a=0.05雙側檢驗水準下,P 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對2010一2013年間到本院進行體檢的1 624個兒童HBsAg檢測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HBsAg陽性檢出率在1.46%一 4.44%之間;在檢測的1 624人中,HBsAg陽性41人,陽性率為2. 52%。從結果亦可知,在檢測的總人數中,男生813人,HB-sAg陽性22人,攜帶(陽性)率為2. 71 %;女生811人,HBsAg陽性19人,攜帶(陽性)率為2. 34%,兩者間陽性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gt;0.05) 。
3討論
乙肝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其預防控制是當前我國疾病防治的重要目標之一。乙肝的傳播途徑多樣,其流行是多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涉及到社會經濟、衛生設施、自我保健意識等方面。我國每年因乙肝感染,發展為肝硬化、肝癌而導致死亡的人數日益增加。然而,目前還無治愈乙肝的特效藥物,乙肝疫苗預防接種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徑。中國自1992年實施新生兒乙肝疫苗預防接種政策以來,己取得顯著成效。2002年對中國3 a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的研究結果表明:3 a人群HBsAg陽性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尤其3-12a兒童HBsAg陽性率下降明顯,為5.03%,而gt;15 a人群HB sAg陽性率變化不明顯。年齡別HB sAg陽性率曲線高峰后移,lt;15a兒童的陽性率高峰消失。
本次研究亦發現,對新生兒開展乙肝疫苗接種工作以來,乙肝防治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兒童HBsAg陽性檢出率徘徊在較低水平,遠低于國內感染平均水平。因此,預防乙肝感染的原則應采取以疫苗接種為主導的綜合性措施,提高疫苗首針及時接種率和全程接種率。同時,建議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教育部門應加強宣傳和管理,每2 -3年在幼兒園和中小學校中開展一次乙型肝炎病毒“兩對半”檢測,準確掌握學生相關信息,提高學生對乙肝防治的認識。對HB-sAg和HB sAb都是陰性的學生自覺及時實施乙肝疫苗接種,對HBsAb弱陽性者實施疫苗和加強接種;對HB-sAg陽性的學生加強管理,定期檢查肝功能和乙型肝炎DNA。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注意個人衛生,降低被感染被傳播的機會,切實提高本市幼兒園和中小學生的整體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園生,王曉軍,梁曉峰,等中國東中西部地區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現狀[J].中國計劃兔疫,2006, 12 (4) :246 -249
[2]梁曉峰,陳園生,王曉軍,等中國3歲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