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對再生醫療器械集中式處理的優勢。方法:將再生醫療器械清洗小組劃分為兩組,集中組(實驗組)和分散組(對照組),對本院臨床科室中選取2013年六月份至2014年六月份期間,實驗組和對照組對醫療器械分別采用分散式和集中式醫療器械處理模式進行對比,分析再生醫療器械處理的優勢。結果:對再生醫療器械采用集中式處理模式,相比較于分散式處理模式的處理人力資源使用效率會有所提高。滅菌物品質量合格率達到了100%,且成本相對較低。與分散式模式處理滅菌物品質量合格率之間存在著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對再生醫療器械的消毒采用集中式處理模式,不僅可以使處理人力資源得以充分利用而降低了成本,而且還使醫院感染風險系數有所降低,工作質量優勢明顯。
【關鍵詞】再生醫療器械;消毒供應;集中式處理
【中圖分類號】R-0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458-02
本院消毒供應中心對再生醫療器械的消除處理,長期以來都采用分散式處理模式。自2013年以來,消毒供應中心引進了集中式處理模式,主要的消毒操作處理程序是,對于再生醫療器械的處理,首先由臨床科室自行清洗,并對器械進行包裝。之后,再作為待滅菌物品進行分散式滅菌處理,消毒效果良好。
1.消毒方法
1.1分散式處理
臨床科室中選取2013年六月份至2014年六月份期間,對再生醫療器械采用分散式處理模式。首先是在病區洗滌間將待消毒的醫療器械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浸泡,浸泡之后人工洗滌。當醫療器械消毒晾干后,包裝好送到消毒供應中心滅菌處理。
1.2 集中式處理
消毒供應中心安排6名器械清洗專職人員和4名包裝人員,到各個科室收集待清洗的醫療器械,集中在污染區,經過分類后,進行初洗。如果待消毒器械為一般感染病人所用過的,可以直接送到清洗機中自動清洗,主要的清晰成分為軟化水和多酶。如果待消毒器械為特殊感染病人所有過的,要經過消毒器進行滅菌處理之后,才可以送入到清洗機中自動清洗。
承擔再生醫療器械清晰工作的專制人員在進行清洗操作的時候,要佩戴好職業防護設施,包括帽子、一次性外科防水口罩、護目鏡、橡膠手套、圍裙、水鞋。洗手的時候,要使用無水洗手液,然后才能夠進入到人工洗滌或者是機械自動清洗。再生醫療器械的清晰包括幾個環節,即初洗環節、精洗環節,經過烘干之后,送到清潔區進行包裝。消毒程序完成之后的包裝環節,是由消毒供應中心專職包裝人員來完成,然后將包裝完整的再生醫療器械送往滅菌處理。
2. 集中式處理模式與分散式處理模式效果監測對比
獲取集中式處理模式與分散式處理模式效果監測對比結果,主要采用了隨機抽查的方法,對于兩種方式所處理再生醫療器械進行抽樣監測。對分散式處理模式的再生醫療器械抽樣172個滅菌包,集中式處理模式的再生醫療器械抽樣221個滅菌包。監控再生醫療器械的兩種處理過程中消毒劑的使用以及消毒環境,并根據國家衛生部出臺的《醫院感染管理辦法》以及《消毒技術規范》中所提出的再生醫療器械消毒技術專業要求和標準進行評估。
在所有經過消毒的再生醫療器械中,接受抽查監測的內容主要包括的內容為:醫療器械包的包布是否清潔完整,醫療器械的包裝是否符合規范;清洗過的醫療器械是否完整、軸關節是否有打開過等等。此外,還要檢查指示卡,有效期標示,物品包裝、無菌物品抽樣培養的合格率,還要對醫療器械包進行化學監測和生物監測。
根據國家衛生部出臺的《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對于經過消毒后的再生醫療器械進行合格判斷,要求經過消毒滅菌處理的再生醫療器械經過嚴格的監測程序后,不可以被檢出微生物,經過消毒處理后的各種物品,都不可以被檢出存有致病性微生物。
3.結果
對集中式處理模式與分散式處理模式的監測指標進行比較,利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x2檢驗,結果見下表1。
從上表中的數據可知,集中式處理模式與分散式處理模式在經消毒器械抽樣合格率和消毒器械包裝合格率進行對比,集中式處理模式合格率較高。對比數據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lt;O.05)。
4.討論
對于再生醫療器械的清洗和消毒,要受到器械自身結構,微生物的類型、留存數量以及干燥程度的影響,具有針對性地選擇去污染方法。根據國外有關報道,如果器械上殘留的血跡已經干燥了,如果采用常規的方法是沒有效果的。從本次研究對于再生醫療器械采用集中式處理模式與分散式處理模式進行比較,很顯然分散式處理模式的效果要低于集中式處理模式。可見,控制好消毒滅菌再生醫療器械的質量,采用分散式處理模式是非常不利的。
自從本院采用了集中式消毒處理模式之后,各個臨床可是不需要特殊指派護士專門處理本科的再生醫療器械,是所有的上班護士都可以投入到臨床護理工作中。消毒供應中心由于實行了集中式再生醫療器械的管理模式,因此,專業隊伍的人數不僅增多,而且力量也有所增強,使得醫院的整個消毒供應中心專業化發展。特別是消毒供應中心的人員結構上,年輕人數量有所增加,而且呈現高學歷趨勢。年輕化和專業化發展的供應室專職人員,為醫院消毒事業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此外,再生醫療器械屬于是重度污染物品,這就導致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面對職業風險,具有極大的心理壓力。為最大程度地消除消毒供應中心的職業風險,本院向消毒供應中心投入專項資金,對專職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以在提高職業防護技術的同時,心理素質也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謝紅珍,聶軍,潘紹山,等.銳器傷與護士行為、生理、心理及環境關系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 2013.18(07):591-593.
[2]Phillips R A,Monaghan W P. Incidence of Visible and Occult Blood on Largngoseope Blades and Handles [J]. AANA J, 2007.65(03):24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