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總結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發生不全性子宮破裂的預防措施。方法:選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例剖宮產術后1年再次妊娠發生不全性子宮破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表現、超聲檢查、診斷及治療方法等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行二次剖宮產終止妊娠娩出1女活嬰,術后抗炎治療3天,7天后復查B超治愈出院。結論: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較高,臨床上應對此類孕婦引起充分重視,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讓孕婦了解到子宮破裂的嚴重危害,以及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對于預防子宮破裂的重要作用,以預防剖宮產后妊娠子宮破裂的發生,減少嚴重母嬰并發癥的發生,保障母嬰安全。
【關鍵詞】不全性子宮破裂;疤痕妊娠;剖宮產術
【中圖分類號】R-0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463-02
子宮破裂不全是產科常見的嚴重并發癥,據國外文獻資料報道[1],子宮破裂的臨床發病率在0.005%~0.08%左右,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時診斷與治療,就有可能導致胎兒甚至孕婦死亡,其也是我國孕婦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臨床上將其分為先兆性子宮破裂和子宮破裂兩類,根據子宮瘢痕情況,又可將子宮破裂分為非瘢痕性和瘢痕性子宮破裂,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均為瘢痕子宮妊娠,研究顯示此類孕婦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是非剖宮產術者的17倍左右[2]。現將我院收治的1例剖宮產術后1年再次妊娠發生不全性子宮破裂患者的病例資料報告如下。
1 病例報告
女,23歲,孕2產1。入院時間2013年12月11日。末次月經2013年3月21日,入院前22個曾行剖宮產1女嬰,11個月前曾在外院宮內置宮形環。置環4個月后因未行經2+月自測尿HCG陽性,B超提示宮內早孕,患者拒絕終止妊娠。孕3+月自感胎動,孕中期平順,孕晚期無頭痛、頭暈,無雙下肢水腫,孕8+月起感下腹部不適。產檢4次,無明顯異常。患者于2013年12月10日至我院產檢,彩超提示胎兒成熟,微機胎心監測提示有不規律宮縮。考慮:1.孕2產1孕37+3W ROA2.瘢痕子宮3.帶器妊娠4.高危妊娠。繼續妊娠有子宮破裂可能,遂決定行二次剖宮產終止妊娠。術中見子宮原切口處菲薄,漿膜下可見紫色瘀斑,切開漿膜層即見胎膜,刺破羊膜囊,羊水清亮,量中,洗凈后助娩1女活嬰,稱重2550g,宮形環位于宮底,完整取出。子宮切口以0號薇蕎可吸收線連續鎖邊縫合,皮膚予以皮內縫合,術后抗炎治療3天,7天后復查B超治愈出院,產后42天復查無異常。出院診斷:1.孕2產1孕37+3W ROA2.瘢痕子宮3.帶器妊娠4.高危妊娠5.不完全性子宮破裂。
2 討論
子宮體部或子宮下段于妊娠晚期或分娩期發生破裂,稱子宮破裂,易發生于經產婦。子宮破裂未能及時診斷、處理,常導致胎兒及產婦死亡[3]。根據子宮破裂程度,又可將子宮破裂分為不全性和完全性子宮破裂兩種。完全性子宮破裂發生時,患者會有劇烈疼痛感受,由于內出血量大,所以血壓會明顯下降,發生休克、胎動停止、胎心消失。不全性子宮破裂是指子宮肌層部分或全部裂開而漿膜層仍保持完整,子宮腔與腹腔不通,胎兒仍留在宮腔內的子宮破裂類型,此類患者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母嬰預后普遍良好。本次研究中的1例不全性瘢痕子宮破裂患者在確診為不全性子宮破裂后,行二次剖宮產終止妊娠,娩出1女活嬰,母嬰健康,未發生嚴重并發癥。
凡曾行剖宮產手術(特別是古典式剖宮產)或行子宮肌瘤挖除術的孕婦,在妊娠中、晚期有可能發生子宮破裂,甚至自發性破裂。1996年Chapmah報告前次中期妊娠以剖宮產終止妊娠時發生子宮破裂的危險為3.8%[4]。1991年Farmer等報告在11000例前次剖宮產后的妊娠中,三分之二試產,子宮破裂的發生率0.08%,而在前次剖宮時,患者伴有高熱,宮腔感染的可能,傷口愈合不良者更有此可能。導致子宮不全破裂的直接原因是妊娠晚期宮腔壓力增大,同時其也與首次剖宮產手術縫合技巧、術式,首次手術切口愈合情況,多次宮腔操作史,再次妊娠時間等因素有關。
研究顯示[5],只要做好相關預防工作,絕大部分的子宮破裂都是能夠避免的。具體可從以下方面采取措施:①作為基層醫患人員應加強宣教工作,剖宮產術后2年內絕對禁止再次妊娠,嚴格避孕,若意外懷孕,應早期采取藥物流產為宜。②指導患者配合認真進行產前檢查,正確處理產程。對前次剖宮產、多次剖宮產者應詳細詢問病史,了解過去在哪級醫院施行手術,術后有無發熱、傷口愈合不良等情況,測量骨盆估計胎兒大小,查清胎位,對有異常情況者應提前住院。③充分認識前次剖宮產再次妊娠時有子宮破裂可能(特別是前次剖宮產術后不足2年再次妊娠者),增加產檢次數,對產婦臨產后進行認真觀察,病理縮復環的形成,下腹部壓痛,胎心率改變及血尿的出現是先兆子宮破裂的重要癥狀。發現有子宮先兆破裂,應及時再次剖宮產終止妊娠。對瘢痕子宮妊娠患者進行彩超檢查,可清晰地觀察到子宮疤痕愈合情況,預測子宮疤痕破裂可能性,是預防剖宮產后妊娠子宮破裂、減少嚴重母嬰并發癥的可靠方法。④近20年,剖宮產有了一些新的指征,但應正確掌握,不可任意放松,對過去有剖宮產史者前次指征為骨盆狹窄,術式為古典式或雖然下段剖宮產但有嚴重撕裂者,前次剖宮產術后發熱而傷口愈合不良者,本次仍需剖宮產終止妊娠。
綜上所述,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較高,臨床上應對此類孕婦引起充分重視,做好瘢痕子宮孕婦的健康宣教工作,積極預防子宮破裂的發生,以減少嚴重母嬰并發癥的發生,保障母嬰安全。
參考文獻:
[1] 《實用婦產科學》(第3版)出版發行[J].中國臨床醫生,2014,(6):73-73.
[2] 唐梅.疤痕子宮再次妊娠不完全性子宮破裂臨床觀察與分析[J].醫藥前沿,2014,(2):40-40.
[3] 楊預春,吳小青.成功搶救晚期妊娠完全性子宮破裂1例的體會[J].醫藥前沿,2014,(20):358-359.
[4] 盧秀娥.不典型剖宮再孕晚期子宮破裂臨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0):123-124.
[5] 楊本玲.瘢痕子宮妊娠子宮破裂8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0,07(2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