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1月初,由中央黨校政法部主辦的“中國公共資源交易監管體制改革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京舉行。這一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就公共資源的學理分析、交易監管的體制機制改革、實踐經驗等方面建言獻策。
中央黨校政法部肖立輝教授在會議總結發言時強調,應當進一步整合實務部門、學術界、企業界的優勢資源,處理好制度與人、制度與技術的關系,促進公共資源交易中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制約和相互協調。本刊就公共資源交易監管體制改革問題,擇要編發部分與會專家的發言以饗讀者。
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局長丁貴橋:
改革部級協調機制迫在眉睫
目前我國現行的公共資源監督管理體制存在難以解決的固有弊端。具體表現在,第一,沒有打破同體監督體制,難以阻止公共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個人化的問題。第二,沒有形成權力制衡、過程監管機制。第三,沒有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第四,沒有建立獨立權威的監管機構,不能統一交易規則、交易市場、監督執法。
因此,改革部級協調機制,構建職能明確、監管有利的權威的專門機構顯得迫在眉睫。我建議參照全國物價管理系統的模式,在國家發改委內成立公共資源的交易監督管理司局,領導全國的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活動。其主要職責為:研究部署全國的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工作,審議有關公共資源交易的工作法律法規,確保公共資源交易規則和管理制度的統一,研究決定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工作的重大事項,協調管委會成員單位之間的關系,處理重大爭議。
廣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馬壯昌:
行使監督權擺脫部門利益羈絆
用市場方式取代行政方式,配置公共資源,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重大舉措。由于配置機制不同,原來集于部門一身的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便分離開來了。目前基本共識是,決策權體現在制定規則,確定交易目錄和重大事務的協調上,監督權體現在行政監管和過程監管上,執行權體現在落實規則,組織和服務交易活動上。
然而,目前的“一委一局一中心”模式只是行使了監督權的一部分,過程監管、行業監管仍然在行政主管部門的手里。組建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行使公共資源交易過程的監督權,就能夠擺脫部門利益的羈絆,使監管到位。因為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本身并沒有掌握任何一項公共資源,這樣就能從制度上避免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問題。把各部門對于公共資源交易過程的監督權收歸到一個新組建的部門,可以解決“多龍治水”的局面。
目前各地改革的實踐中,有的地方把行業監管權和過程監管權統統集中起來,交由一個部門去行使。它的意圖是想使監督更加到位,更有利更高效。作為一種嘗試未嘗不可,但要全面鋪開,卻是不可能的,原因是這種做法突破了國家現行的法律框架,改變了行政主管部門法定主體地位和主體職能。一旦發生法律糾紛,也難以得到解決。
云南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局長高天森:
創新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新體制機制
云南省采取“兩分離兩分開”的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新體制和運行新機制,即在部門之間“兩分離”、系統內部“兩分開”。
“兩分離”,第一,管辦分離。將具有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審批權的部門所辦的各類有形市場分離出來,統一整合,組建云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實現了項目審批職能與交易平臺職能的分離。第二,管采分離。將分散在財政、衛生、國土資源等部門的政府采購、藥品集中采購、礦業權產權、出讓拍賣等代理職能分離出來,組建云南省政府采購和出讓中心,實現了項目審批職能與交易代理職能的分離。第三,組建云南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賦予其管理兩個中心、監督公共資源交易活動和指導州市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相關工作的職能。
“兩分開”,第一,縱向分開,即監督管理與交易服務分開。第二,橫向分開,即交易平臺與交易代理分開。第三,局和兩個中心的內部職能處室在系統內部建立起網格化風險防控體系,從組織機構上保證其規范、廉潔運行。
云南省昆明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辦主任張洪安:
建立“一委一辦一中心”的管理體制
目前昆明市實行行政管理審批權、交易服務、監督分離,建立“一委一辦一中心”的管理體制。我認為應該建立統一的監管體制機制,按照管理、服務、監督分離的原則來進行。
以此形成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全閉合管理和監督體制,整合優化了監督執法資源,有效解決了現存問題。建議在國家層面整合分散的監管資源,建立獨立的綜合監管機構,實現監管機制的創新,實踐倒逼和呼喚著整合《招標投標法》和《政府采購法》,盡快制定出臺《公共資源交易法》及電子化交易相關法規制度。
青島市委黨校文史部主任趙立波:
理順部門監管與集中監管關系
從現實考察,將長期在部門封閉運行的公共資源交易職能、權限相對集中,是制約改革推進、導致各地模式不一乃至“各行其是”重要原因。因而,理順部門監管與集中監管關系、重新劃分監督管理權責成為改革難點、各方爭議焦點。
理順部門監管與集中監管關系:一是打破部門分割、部門利益傳統格局。二是在推進市場化前提下鼓勵各地大膽探索,可以探索建立統一監管模式。組建專司監管職能的機構,履行相關公共資源交易過程的統一監督管理職責;其他行政主管部門加強與其協調和銜接,做好交易前、交易后的管理和監督工作。三是可設計由行業主管部門、行政監察部門、交易管理機構三方共管的體制,交易管理機構履行交易現場監管及綜合協調管理職責,行業主管部門履行公共資源交易的審批核準備案、交易過程、履約實施、行政執法、行政處罰等環節的監管,而紀檢監察部門行使行政監察、違法違紀案件查處等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