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有老年人嘆道:假如能使我年輕10歲,那我的生活一定更充實、更美好!其實,年輕10歲的秘訣就握在老年人手中:精心安排好自己的衣、食、住、行,就可以推遲衰老的腳步,讓生命的時鐘倒撥10年。
案例
“我今年都已經70歲了,學跳舞讓我感覺年輕了10歲!”
“妹妹你坐船頭噢,哥哥我岸上走噢,恩恩愛愛纖繩蕩悠悠……”前幾天剛剛與開平市老年藝術團一起到江門參加表演的徐遠明,在接受筆者采訪時情不自禁地哼起這首《纖夫的愛》,在筆者面前跳起了舞蹈。一開始,筆者還以為眼前這位神采奕奕、舞步靈活的老人年齡不超過60歲,而徐遠明卻高興地告訴筆者:“我今年都已經70歲了,跳舞讓我感覺年輕了10歲!”
已經退休十幾年的徐遠明是開平市老干部大學舞蹈班的一名學員,愛上舞蹈的她還加入了老干部舞蹈協會。“班上什么舞蹈都教,上個學期我學了倫巴、恰恰,這個學期又開始學牛仔舞和民族舞。”老人一邊說著,一邊秀起了她學過的舞蹈,踢腿、轉圈,年屆七旬的她臉上始終洋溢著快樂。徐遠明還自豪地對筆者說:“上次去江門表演節目的時候,我們一共表演了兩個舞蹈,全都上了鏡頭。”
除了學習舞蹈,徐遠明還報名參加了電腦班的課程,從初級班到高級班,盡管學習成績并不突出,但老人依然在堅持。“說起學電腦,這中間還有個小故事。”老人說,最早一次接觸電腦是幾年前兒子打電話回家,讓她幫忙啟動一下電腦。以前從沒碰過電腦的徐遠明面對這個四四方方的機器,一下子還找不到電源開關。后來,不服老的她得知老干部大學開設了電腦學習班,趕緊去報了名。“學了電腦之后用處可大了,像我這次去北京旅游,回來后還把照片用電腦傳給廣州的朋友看。以前總感覺老年人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不如年輕人,學不好電腦,現在覺得學電腦太有意思了!”學習了電腦知識的徐遠明,經常在網絡上觀看舞蹈教學視頻,從網絡上學跳舞。“之前有個舞蹈表演需要有自選動作,我從網絡上邊看視頻邊學,學完了再教會別人。”老人興奮地說,她現在每天的活動安排得滿滿的,一個星期里既學舞蹈又學電腦,感覺比退休前還忙,日子過得很充實。
專家給出的“年輕寶典”
縱觀天下所有關于健康長壽老人的報道,你都可以發現這些“年輕”的老人有以下特點:穿著靚麗、飲食合理、運動有度、家庭和睦、興趣廣泛等。健康專家從這些長壽者身上研究總結出了4個“年輕寶典”,以供廣大老年人朋友學習借鑒。
“寶典”1——衣要俏
有人以為,衣著打扮是青年人的專利,其實,這是一種偏見。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老年人穿得款式新穎些,色彩明快些,能給老年人自己一種良好的暗示,感覺青春猶在、情緒活潑,當然有益于身心健康。英國一家雜志調查了3000多名老年人發現,講究儀表、注意穿著的老年人,大都身體健康,精神煥發。他們中間患高血壓病、潰瘍病、癌癥等與精神因素有關的疾病,也比不善于穿著的老年人要少30%。為什么衣著俏美能夠祛病健體?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一位醫學教授克里格曼曾對20名老年婦女進行了一個月的觀察,找到了答案。首先,老年人最危險的伴侶就是孤獨,而引起孤獨的主要原因就是她們看上去不再有魅力,人們不愿與之交往。如果老年人衣著清潔整齊,合乎時代潮流,不僅自我感覺良好,人們也愿意與之交往。毫無疑問,老年人經常置身于各式各樣的人群之中,就會精神煥發地多活若干年。對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來說,當自己因衣服俏麗而顯得精神煥發時,病情也容易好轉,愿意接受治療和積極進行各種必要的運動。克里格曼教授強調說:“老人衣俏的益壽功效是任何藥物也替代不了的。”
“寶典”2——吃加餐
加餐的益壽作用,古人早有覺察。如享年142個春秋的唐朝名醫孫思邈就說過:“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就是說,宜少吃多餐。俄羅斯有位140歲的老太太,她的長壽之道很簡單,即為每日5餐。
人到老年,生理功能衰退,代謝變慢,腺體分泌減少,咀嚼、消化能力降低,如果每日僅吃2至3餐,會有明顯的饑、飽感交替出現,不僅對老年人的體力、腦力活動會有不良的影響,還會損害胃腸,甚至引起各種疾患。捷克科學家的實驗也證實了這一點,如讓668位老年人每天吃2至3餐,結果每3個人中就有1個患不同類型的心血管疾患;而讓156人把同樣的飲食分5餐吃,每26個人中才有1人患心血管病,這說明少吃多餐適合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加餐應在早、午之間,以及睡前2小時。加餐力求清淡,容易消化,如米粥、銀耳湯、麥片粥等,還應吃些富含鈣、磷、鐵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含鈣豐富的奶制品、蝦皮、海帶等,磷含量較高的魚、肉、蛋、奶、豆類食品,鐵含量較多的動物內臟、蛋黃、水產品等,可加餐選食。
“寶典”3——慎獨居
現代的家庭體系正在變化,空巢現象日益增多。老年夫妻獨居,首先是帶來心理上的孤獨感,危害身心健康;其次,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病,或因身體衰弱而易于發生急性傷病,如是獨居,常因無人照料而發生意外;其三,老年人獨居,如采購、維修、清理等工作,常因體力不支而無法完成。緣于上述問題,老年人不能只圖安靜而選擇獨居,因此無子女或子女無法與之同居的老年人,經濟條件好的可聘請家政服務員來照顧自己,或寄居老年公寓,或委托社區有關機構給予照料。
“寶典”4——多走路
人老腿先老,多走路,則是祛病延年的有效措施。多走路,要求快慢交替進行。快走有利于提高氧氣的消耗,增強心臟功能,還有助于提高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是醫治憂郁癥的良藥。慢走則可以緩和大腦和身體的緊張狀態。漫不經心地行走,可達到某種類似于瑜珈的效果,使血液中的乳酸含量減少,讓大腦獲得充足的氧氣。放松地走路,給人一種節奏感,就心理學而言,這種節奏感是人的心理活動減弱的一種特殊感覺,可使腦電波脈沖的節律明顯變緩,即呈每秒4~8周的所謂節律狀態。研究表明,處于這種狀態下,人的精神面貌最佳,想象力最豐富,也最容易誘發靈感。如此,快慢交替,一張一弛,對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實際上,我們之中的許多老年人,何嘗不希望自己也年輕10歲。盡管年齡對任何人都是不可逆的,但如果人們都來注意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同樣會使自己青春長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