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提示:以下驗方僅供參考,《讀者專欄》中提供驗方由于每人身體情況并不相同,所用驗方也有差異,必須要在專業醫生的辯證之下才可以選用,請務必遵醫囑。
治療頭痛的中藥驗方
【方一】蔥30克,淡豆豉15克,黃酒50克。將淡豆豉放入鍋內加水1碗,煎煮15分鐘,再把蔥切段放入,繼續煮5分鐘,最后把酒沖入,立即起鍋,趁熱服下,取微汗即停服。
本方解表散寒,適用于風寒感冒、頭痛出汗、一身不適等癥。
【方二】蔓荊子30克,酒500克。將蔓荊搗成粗末,浸泡酒中,7天后使用。每日3次,每次服10-20毫升,溫服為佳。
本方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適用于風熱頭痛。
【方三】芹菜400克,水發香菇50克,淀粉、菜油、調料適量。芹菜擇去葉、根,洗沖切段,鹽漬10分鐘,清水浮洗,瀝干。香菇切片,淀粉、醋、味精加水50毫升兌成芡汁待用。炒鍋內菜油燒至冒煙無泡沫,放人芹菜煸炒2-3分鐘,投入香菇片,迅速炒勻,加醬油,炒1分鐘,淋入芡汁速炒起鍋。
本方平肝潛陽,適用于肝陽上亢所致頭痛。
【方四】豬腦髓1個、天麻10克、紹酒7克、川芎10克、姜汁2克、味精1克、白芷7克、精鹽1克。將天麻、川芎、白芷洗凈,烘干研成粉末,放人蒸碗內,豬腦花挑凈血絲,洗凈入碗內,加紹酒、味精、姜汁、精鹽及鮮湯150克,用濕棉紙封住碗口,置鋼精鍋內蒸熟即成。
本方滋腎補腦止痛,適用于氣虛頭痛。
老年人通便的中藥驗方
黃芪建中湯:黃芪、女貞子各20克,桔梗9克,甘草、桂枝各6克,白芍、當歸各15克,大棗12枚,生姜3片。飴糖適量。每日一劑,水煎服,連服10天為一療程,一般服藥1-2療程。
功效:益氣溫陽、養血通便。
通便四物湯:生白術40克、肉蓯蓉、生地黃各20克、炒枳殼10克。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每日一劑。5劑為一療程,大便正常后再服1療程以鞏固療效。
滋脾更衣湯:炙甘草、黃精各20克、淮小麥60克、白術30克、大棗15克。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50毫升。服藥期間停用其他中西藥。1月為一療程。
功效:滋養脾陰、潤腸通便。
枳實導滯丸:大黃、炒枳實、炒神曲各9克,茯苓、黃芩、黃連、白術、澤瀉各6克。上藥研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每日1-2次,每次3-6克。
功效:清熱祛濕、導滯通便。
潤肺止咳的6個小驗方很管用
偏方1:杏仁燉雪梨
取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雪梨1只洗凈去皮切片,同放入碗內,加冰糖20克,放水適量,置鍋內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1次,連服3-5天。
偏方2:川貝燉雪梨
取雪梨1只洗凈,橫斷切開,去核后放入川貝末6克,然后將兩瓣并攏,用牙簽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適量,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吃梨喝湯,每日1次,連服3-5日。
偏方3:陳醋冰糖汁
冰糖100克搗碎置入容器中,再倒入陳醋450毫升,浸泡3天冰糖溶化后即可服用。于早飯前、晚飯后各服15毫升,長期服用止咳化痰效果更佳。
偏方4:蘿卜陳皮湯
白蘿卜1個,切片,在鍋內放入白胡椒5粒、生姜10克、陳皮5克,煮湯,再加冰糖50克。用于疾病早期咳嗽頻繁發作、咽喉發癢、咳聲重濁、痰白清稀。
偏方5:羅漢果茶
廣西羅漢果9克,水煎服。用于咳嗽不爽,痰黃黏稠不易咯出。
偏方6:絲瓜汁
絲瓜取汁,隔水蒸熱后飲用。用于咳嗽時間較長、痰多、色黃黏稠、咯吐不爽或有熱腥味。
驗方集錦——讀者專欄
《驗方集錦》作為讀者最喜歡的欄目之一,一直以來都得到了大家的鼎力支持,在借鑒我們每期刊登的老驗方、小偏方后,很多讀者也紛紛給我們來稿來信,分享自己生活中用之有效的驗方。為此,我們特別開辟《驗方集錦——讀者專欄》,專門刊登大家熱心分享的秘方秘訣,一經采用,即有豐厚稿酬或禮品奉上,也希望大家踴躍參與、熱忱奉獻。
來稿最好使用電子版:《百歲養生》投稿郵箱:baisuiyangsheng@126.com
來稿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CBD商務外環14號路勁大廈2411編輯部收,郵編:450000
本期《讀者專欄》特別感謝四川省成都市讀者李國良熱心分享,請注意查收稿酬。
你也耳鳴?不妨跟我學學
春天確實是個好季節,草綠了,花開了,天氣也越來越暖和了。但是我卻不怎么喜歡春天,因為每到春天,我就會經常出現耳鳴問題,嗡的一聲難受的很。我的大侄子是個中醫,去年他告訴我說耳鳴多與肝腎有關,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可以多按摩,這樣能促進耳部血液循環,對減輕癥狀、緩解病情都很有好處。我一直堅持做,感覺效果不錯,今天借《百歲養生》這個平臺與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有此癥的人有所幫助。
步驟如下:
1、將雙手分別放在兩耳根部,食指和中指分開置于耳朵前后,中指在耳前,食指在耳后。然后從耳垂開始,夾持耳朵向上推動,注意有一定的力度,并且緊貼耳廓,直到耳尖。這樣來回分搓,每天50次。由于在人體耳廓前后尤其是耳前,有耳門、聽宮、聽會等重要穴位,這樣的分搓,可以疏通經脈的經氣,達到清耳竅的目的。
2、點揉翳風穴。翳風穴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處。按摩時,可以將雙手置于頭部。拇指指尖按在翳風穴,其他四指分散地放在耳朵上方,起一個穩定作用。然后拇指用力對凹陷進行點按,直到能感覺出酸脹感。這樣每天可以點按數次,也可以點揉3分鐘。對于明目、清竅都有很好的效果。
3、將兩手掌用力相搓,使掌心產生一定的熱量,然后用兩手掌分別按于兩耳,掌心對準耳道,手指貼于后枕部。兩掌輕輕用力,對兩耳作緩慢的重按,再緩緩地放開。這樣可以反復操作數次,中間還可用置于后方的拇指加點風池穴數次。風池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的凹陷中,與耳垂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