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的疾病,每年春季3-4月是高血壓高發期。季節轉換之際,乍暖還寒容易造成高血壓患者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管承受不了壓力容易破裂,如不及時采取有效預防措施,會突發腦溢血、中風危險。就高血壓患者如何保持血壓平穩,安全度過多彩的春季,筆者特意咨詢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專家委員會的專家。
專家指出,春季氣溫多變,暖濕氣候交加,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是一個考驗。為讓身體適應多變氣候,高血壓患者春季養護要堅持“三個基本原則”。
一、控制飲食,膳食平衡
飲食清淡、限鹽補鉀、戒煙限酒是防控高血壓的重要一環,也是春季飲食的基本原則。高血壓患者要少吃酸性食品,多吃能補益脾胃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水果、干果等;多吃韭菜、菠菜、薺菜和蔥等新鮮蔬菜,能有效降低膽固醇,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積,利于血壓的調控;多吃甘溫食物,如大棗、花生、玉米、豆漿等。總之,要食不厭雜,主副、粗細、葷素合理搭配,做到膳食平衡。
二、適度運動,放松心情
春季是運動的最佳時節,有利于人體吐故納新,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在春天堅持戶外鍛煉,可增強人體免疫力,不易得病;可改善機體代謝,改善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抑郁,調節心理;吸入新鮮空氣,可改善心腦的氧氣供應,增強大腦對心臟血管收縮舒張功能的調節,防止冠心病和腦中風的發生。另外,春季外出踏青春游,看萬物復蘇、呼吸新鮮空氣、放松心情,也有利于控制春季血壓的波動。
三、合理用藥,堅持治療
很多高血壓患者知道春季血壓容易波動,于是擅自增加了一些疏通血管之類的藥物,認為這樣可以預防高血壓危險。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恰當的。過度服用高血壓類藥物,有可能導致低血壓發生,反而使血壓變得更加波動。還有一些患者因為冬季已過,氣溫升高,就減少降壓藥的分量甚至是停用降壓藥。這種方法更不可取,這樣不僅給高血壓治療帶來困難,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中醫專家指出,春季氣候多變血壓波動較大,服用高血壓藥物的量不好控制,高血壓患者可以選擇一些中醫復方產品來進行調理,如治療高血壓歷來已久的杜仲類復方產品或保健品等。杜仲因含有綠原酸、黃酮(槲皮素)等次生代謝物,可以起到降血壓及雙向平衡血壓的作用。目前,國家中醫成果杜仲黃金組合就是以杜仲及西洋參為原料制取而成的純中醫保健品。
值得注意的是,春季也是感冒多發季節。一些感冒藥會導致加快心跳,升高血壓,而杜仲因含有多種抗病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天然植物成分,還可以有效預防流感的發生,適合高血壓患者感冒服用,因而也被中醫專家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