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時尚頻道《我們要幸福》參與了一期情感調解節目,主人公是一對過了9年離婚不離家生活的男女,不離家的原因,他們說是因為心疼兩個孩子,還有共同出資購買的房屋,一來想替孩子們守住那份家業,二來即便要賣,錢怎么分也死活談不妥。他們從頭吵到尾,整個空間充斥著這些年里堆積如山的對彼此的埋怨、仇恨甚至唾棄,這哪里是情感調解節目,他們早已沒有半點情分可調,兩個人掛在嘴邊的僅有的兩個共同詞只是:孩子,錢。
我毫不懷疑他們在這世上最愛的就是孩子,肯定超過金錢,但我最擔心的也是孩子,從他們對孩子不多的描述中,我們已經得知一些令人擔憂的消息:孩子們都不愛回家,親情淡漠;他們甚至勸多次被毆打的媽媽忍耐,只因為“你要是走了,爸爸不給我們錢怎么辦”,小小年紀,已經被言傳身教得如此勢利、涼薄。一想到兩雙孩子的眼睛,居然冷漠地注視了苦難的母親那么久,卻拒絕伸出援手,公道話都沒有一句,我真的感到脊背發涼。
這就是我為什么從來不贊成為了孩子勉強維持支離破碎婚姻的原因,因為,看起來我們給了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或者一套或多套房產,但他們最需要的,根本不是這些,而是幸福的能力——這才是父母應該留給孩子的最燦爛的遺產。
在節目中我說過,以后的經濟會越來越發達,孩子們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他們賺的錢甚至比父輩一輩子賺的錢還要多,到那個時候,人和人的最重要的區別,真的就是幸不幸福。而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對婚姻的不信任感、對錢的過分看重,都會直接流失掉他們的幸福額度,即便守著幾百萬的遺產又如何,他們的心是空虛、絕望、冷漠的,那是一個饑餓的黑洞。
同樣作為嘉賓之一的心理專家莫桑,在現場曾給這對父母做過一個人生重要事項排序,有家庭、快樂、權利等共六項,我發現,他們倆都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但是快樂,都被排在倒數第一二位——他們已經不奢求快樂,我甚至懷疑,如果題板上沒有出現“快樂”這個詞語,他們的詞典是否早已將這兩個字拋棄。這個害人害己的沒有婚姻的所謂家庭,埋葬的,是父母、孩子兩代四個人的人生。
那些還在口口聲聲“為了孩子”的人們,還不夠警醒嗎?
不管婚姻能否存續,請讓自己擁有幸福的能力,請讓自己變得快樂起來吧,請相信孩子澄明的眼睛,會耳濡目染地學到這些寶貴的東西。止不住的眼淚,莫大的犧牲,他們不會領情的,因為,他們因為你們,變得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