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敵制勝的訣竅不外乎是比對方多想一步。
清末,北京有家叫“鱻客來”的老字號飯館,老板姓鐘,已是第三代了。生意還算過得去,就是鐘老板的兒子進了洋學堂讀書,不想接這份祖傳生意,讓他很不省心。
有一天,飯館來了個穿著闊氣的客人,自稱姓金,預訂了10桌魚翅席。鐘老板見來了票大生意,當即答應下來。
店里存的魚翅不多,接下這票生意,他馬上讓人去相熟的南貨店進貨。哪知去的人很快就回來了,說南貨店里現在魚翅都缺貨。新近有個客人,把整個北京城的魚翅全收走了。鐘老板的心涼了半截,心知這定是那姓金的人下的圈套。“鱻客來”要辦這場魚翅宴,已經把全城的飯館都轟動了,若是辦不出來,將會成為同業的笑柄。鐘老板急得走投無路,當場就暈了。正在這時,一個在廚房打下手的小伙計說他有辦法。小伙計說他爺爺是個鄉間廚師,最拿手的一道菜是假魚翅,完全可以亂真。
小伙計把爺爺叫來下廚,鐘老板不由得大吃一驚:這老者做出來的假魚翅完全像是最上品的天九翅。待一嘗,連大師傅也說,若不是親眼見他親手從粉開始做,說什么也不信那是假的。老者說,自己本在端王府膳房做事,后來端王流放伊犁,自己才回了鄉間。鐘老板這才打定主意,只是這事不能讓外人知曉,便把兒子叫回來幫忙采辦材料。
到了開席這一天,客人也都到齊了,主席上高坐的,赫然便是那姓金的客人。那人請來的客都是些有頭有臉的人物,魚翅乃主菜,等一上來,便聞得一股奇香。等開盅一嘗,人人贊不絕口。正在亂贊的時候,金客人嘗了嘗,忽然變了臉道:“諸位,想不到鱻客來好大名頭,現在都成了個二葷鋪。”二葷鋪指的是做下水的小館子,是些苦力窮哈哈打牙祭的地方,不上檔次,有身份的人從不光顧。
眾人聽了不由得一呆。金客人指了指那盅魚翅,道:“這道假魚翅確實做得好,不過我訂的是魚翅席,不是來吃粉絲的。”聽到金客人一句話便說中心病,鐘老板當場就要暈過去,小鐘倒是落落大方,上前道:“客人,這怎么會是假魚翅?”金客人冷笑著說:“味道雖然不錯,但粉絲和魚翅到底一素一葷,兩種東西。用西洋人的化驗方法,一驗可知。”說完,讓身邊的人拿出一套燒杯。金客人說有種碘酒,遇到淀粉便可就成藍色。他拿出一包粉絲來,往碘酒中一蘸,果然變成了藍色。
鐘老板做夢也沒想到還有這種檢測方法。小鐘倒不驚慌,說真的假不了,就請金客人一試。那金客人拿起一條“魚翅”往碘酒里一蘸,卻仍是褐色,并不曾變成藍色。這下子他成了無事生非,連他請來的客人也有不少面色不悅。金客人連連查了十多盅,卻沒有一盅變色的,只得悻悻而去。
鐘老板見絕處逢生,不由得喜出望外。事后偷偷問兒子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小鐘嘆了口氣,說那老廚師出現得太巧了,他一直不放心,所以偷偷請人一查,方知那金客人原來是前清宗室,端王的一個侄子。既然金客人下了一個套,把市面上魚翅都收完了,安知那老廚師不也是他套中的一環?因此自己暗里另作安排。
鐘老板問他哪里搞來的魚翅,小鐘說市面上魚翅根本沒有了,不過他記得小時候特別愛吃花鰱頭,里面有兩根脆骨,吃起來和魚翅一模一樣。這些天他就是到處去收花鰱,端上去的魚翅其實是用真魚翅摻著花鰱脆骨。那金客人只道自己中了計,沒往別處想,小鐘這將計就計才成功。可見算計人的,遲早也墮入旁人的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