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比丈夫瘦有助性和諧
美國田納西大學研究人員對169對35歲以下新婚夫婦進行了為期4年的跟蹤調查,每6個月對參試者進行兩次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在那些丈夫體質指數(BMI)大于妻子的夫婦中,夫妻滿意度始終較高。也就是說,妻子比自己瘦,丈夫感覺更快樂,婚姻滿意度更高。研究負責人表示,對年輕男性而言,伴侶身材魅力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無論妻子胖瘦,只要她比丈夫輕一些,婚姻滿意度就會相對較高。這告訴我們,妻子的體重對婚姻具有一定影響。不過,雙方都保持好身材,有助于健康和恩愛。
女人34歲壓力最大,25歲最快樂
英國一項關于“女性在什么年齡最快樂,什么年齡壓力最大”的調查 ,2000名女性給出了她們自己的答案。結果顯示,女性25歲時最快樂,34歲時感覺壓力最大。
參與調查的女性年齡在20歲-60歲之間,從投票結果看,大約2/3的參與者認為25歲時最開心,超過1/2的女性認為34歲時,承受的壓力最大,而且這會一直持續到40歲左右。分析稱,女性25歲的時候不用擔心體重、長相和社交,而到了34歲以后,各方面的壓力就開始顯現。調查結果顯示,在年齡超過34歲的女性里,每5名中就有1名抱怨稱,34歲以后承受的壓力增大,這讓她們感到不快樂;超過34歲的女性中,88%的人感覺自身承受的壓力比男性還大。在女性列舉的10大壓力中,據投票數,居首位的是沒錢,其次是健康問題,然后是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對孩子的擔心、社交關系緊張、事業走下坡路、身材走樣、害怕年齡增加、沒有時間跟朋友交流和沒時間健身等原因分列4-10位。
蘋果或為“催情果” 助女性提高性生活質量
意大利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一向被視為低熱量健康食物的蘋果有可能成為一種“催情果”,因為蘋果中含有的化學元素可以有效幫助女性提高性生活質量。研究人員以731名年齡在18到43歲之間的意大利婦女為研究對象,要求每名女性記錄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食用蘋果的頻率。這些實驗對象被分為兩組——每天吃1個或以上蘋果和每天吃不到1個蘋果。隨后這兩組人員都被要求填寫女性性功能指數(FSFI)表,其中含有19個與性生活質量相關的問題,包括性生活頻率和總體滿意度等。結果發現吃蘋果多的女性其FSFI指數也較高。研究人員分析認為,因為蘋果含有一種叫做“根皮苷”的化合物,它與“雌二醇”的功能十分相似,而“雌二醇”則是在性興奮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一種雌激素,這便是為什么定期食用蘋果會提高女性性功能。
男人29歲女人32歲時最想要孩子
英國的一項調查發現,雖然女性有做母親的本能,但與流行的看法相反,實際上,男性最先有創建家庭的愿望。平均來看,男人認為要孩子的理想時間是29歲,而女性直到32歲才打算要孩子。這項民意調查選取了1700多名英國公民,他們的年齡都在18-39歲之間,在調查之初,他們還沒有孩子,并且至少在過去的兩年里和伴侶同居。最初,調查人員詢問他們是否要孩子,有88%的男性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女性的這一比例為79%。隨后,對于想要孩子的男女受訪者,調查人員詢問了他們想要幾個孩子。男女受訪者的回答多是想要兩個孩子。然后,調查人員詢問了所有相關的參與者,“想要孩子的理想年齡是多少歲?”男性參與者認為29歲是成為父親的理想年齡,而女性參與者認為男性成為父親的最佳年齡是30歲。男性參與者認為25歲是女性做母親的理想年齡,而女性參與者認為成為母親的最佳年齡是32歲。男性希望他們要孩子的時間不超過35歲,而女性在41歲時有第一個孩子也會讓她們感到很高興。
研究人員分析,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里,由于女性在職場中擔任的角色越發重要,生孩子的代價對她們來說也更為昂貴。因此,觀念上才有了很大轉變。特別是對于一些二十四五歲、事業剛剛起步的女性來說,盡管在生理上,她們處在最佳生育年齡,但對于事業的追求,會推遲她們成為母親的年齡。(安偉)
81%吸煙損傷記憶力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新研究首次發現,吸煙除了傷害人體臟器,還會讓人失憶。研究人員共招募了數名18-25歲的志愿者,要求他們回憶一些事情的細節,如音樂旋律、在不同時間點完成哪些任務、工作條 例等,對其記憶水平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與不吸煙的人相比,吸煙者會失去日常記憶的1/3左右,從不抽煙的人能回憶起81%的內容。戒煙者記憶恢復幾乎與不吸煙者一樣。研究者表示:“這是首次研究吸煙對記憶的影響,戒煙迫在眉睫。” (唐勁松)
具男性特征的女漢子更易事業有成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頗有爭議的研究顯示,如果女人想在男人主導的領域里獲得成功,就必須要表現得像男人一樣。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女性心理學家瑞安稱,女性面試者在面試時需要“努力表現出她們的男性特征”。瑞安教授的調查顯示,比起熱心、愛給予支持等女性特征,招聘者更傾向于擁有男性特征的應聘者。瑞安教授做了一項實驗,她要求一些女性去應聘男性主導領域的領導職位,她要求一部分女性強化所謂的男性特征,如果斷、獨立等;同時要求另一部分女性表現出更多女性特征,如熱心、愛給予支持等。對她們進行面試的是一組志愿者評審團,他們負責評估這些應聘者的適應能力。
最終,評審團成員無論男女,都認為面試者如果要應聘領導職位,需要在面試過程中表現出更強的支配性和決斷力。瑞安教授稱:“我們發現,(讓女人)表現得像男人看起來是一個有效的策略,因為這被看作是工作所必需的。”盡管我們貌似不該讓女人為了事業有成而變得像男人一樣。不過瑞安教授表示,這個研究或許會幫助應聘者克服面試前幾個階段的一些明顯的性別歧視。(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