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家里停水了,我準備帶女兒去妹妹家住兩天。誰知,8歲的女兒撇了撇嘴說:“媽媽,我不想去。”我不高興地說:為什么不去?“我……考試沒考好,怕姨媽他們笑話我。”女兒支支吾吾地說。我驚愕地看著女兒,女兒成績向來很差,考得不好,也是意料之中。原以為,女兒不在乎自己的成績。看來,沒考好女兒心里也很難過。怪不得,女兒好像變了個人似的,整天郁郁寡歡,足不出戶,原來是害怕別人問起她的成績。看著女兒那雙漂亮的大眼睛里流露出來的全是無助與憂郁。我心里瞬間涌動著一種說不出的難受。童年,本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可我女兒卻被分數困擾得像一個多愁善感的小女人……
我一把將女兒緊緊地攬入懷里,陷入了沉思。上小學前,女兒是一個多么活潑、可愛的“小精靈”。她每天無憂無慮地去上幼兒園,快樂得像一只小燕子。因為有了她,家里總是充滿了笑聲。可自從上了一年級,女兒每次拿著不及格的試卷找我簽字時,我心里總有一股無名的怒火想要發泄。總覺得女兒成績不好,做父母的臉上也無光。每當別人問我女兒考了多少分時,我總是笑著說沒考好。對方追問:“到底是多少分嘛?”我總是會岔開話題。女兒的成績是讓我難以啟齒的。
為了提高女兒的成績,我不惜花昂貴的學費把女兒送去上最好的培優班;女兒寫作業時,我在一旁默默地陪著;我還買來各種各樣的練習題給女兒做……可女兒的成績還是濤聲依舊。我常常對著女兒嘆氣,常常在女兒面前夸別的小孩有多聰明。女兒總是低垂著腦袋,一言不發。后來,我也慢慢接受了女兒成績差的事實,把失望與不滿都藏了起來,對女兒持一種“由她去”的心態。
女兒成績不好,老師也不喜歡她,動不動就批評她,還經常罰她打掃教室。有一次,下雨了,我去學校給女兒送傘,看見個子矮小的女兒竟然坐到了最后一排。放學后,我準備找老師理論一番,女兒卻拉著我的手,死活不讓我去。她怯怯地說:“老師說我成績不好,就安排我坐在最后面。”女兒覺得成績不好坐在后面是理所當然的。看著女兒那副可憐兮兮樣子,我的心隱隱作痛。
之后的一天,女兒放學回來,眉頭緊皺,眼圈也紅紅的。我問女兒:你怎么了?女兒撲到我懷里嗚嗚地哭起來:“班上的小朋友都不跟我玩,說我成績不好。媽媽,讓我再鉆到你肚子里去,你重新再生我一次吧。不過,這次你一定要把我生的聰明點。”我一邊幫女兒擦眼淚,一邊安慰女兒:寶貝,在媽媽的心中,你永遠是最聰明的。只要你努力了,成績不好,媽媽也不會怪你。女兒含淚的眼睛開始閃爍光芒。
孩子成績不好,自己也很苦惱,同學和老師都不喜歡她,回到家里還要聽父母的斥責,每天還要面對周圍那些異樣的眼光。但即使是這樣,他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背著書包去上學,盡管他們內心深處是多么的無奈和難過。
其實,每個孩子的成績不可能都一樣,就像是個手指頭也有長短一樣。成績不好的孩子那么幼小的心靈已經承受了我們無法想象的壓力和忍耐力,再也經不起我們各種直接或間接的傷害了。請加倍呵護成績差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