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職場,我們都要和人打交道,做出的許多重要決定都與人有關。然而,公正地看清一個人并非易事。如何通過第一印象迅速對人作出判斷,以下10個關鍵性問題可以更好地幫助你。
1.這個人用來表述與傾聽的時間比例是多少?你當然希望雇用自信又不懼怕表明立場的人,但如果一個人表述與傾聽的比例高于60%,你就應該好好考慮。是因為這個人過于自大,不愿意向他人學習,還是他只是怯場,導致說話雜亂無章,漫無邊際。
2.這個人是能量的給予者還是獲取者?你身邊肯定不缺這樣一種人,他們時刻攜帶并散發著消極的能量。還有一種人,身上總散發正能量和樂觀情緒。中國有句古話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正能量的給予者富同情心,慷慨,他們會是你立刻想要共度時光的人。
3.面對任務,這個人比較傾向“反抗”還是“行動”?有些人在接受任務時,會立即進入防守性、批評性狀態。另外一些人會立即行動,進入解決問題的模式。對于多數工作,你應該傾向雇用第二種人。
4.這個人給你的感覺是真實可信,還是阿諛奉承?那些虛假的贊美,和使勁想給你留好印象的人一樣,無法讓人感覺良好。真正優秀的人不需要巴結他人上位,那些敢于做自己的人,才是工作環境中令人愉悅的伙伴。
5.這個人的配偶是什么樣的?面試重要職位時,我的一個商業伙伴給了我一個絕妙的點子:與面試者的配偶、伙伴,或親密好友一同外出活動。俗話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6.這個人如何對待陌生人?仔細觀察一個人是如何對待與自己素未謀面的人,我稱之為“出租車司機或服務生測試”。這個人是否表現出應有的大方與厚道,是否能與司機或服務生進行平等的交談?還是說他漠視這個人,甚至惡語相向?
7.這個人過去是否有遭遇挫敗后重新振作的經歷?研究發現那些在性格成形時期經歷過財務或者其他方面困難的人,有2/3會在后期形成“勇氣主導型”人格。他們所展現的開拓與堅持精神,在創業時期至關重要。比起過早的成功,早期失敗與磨難對于后天的人格養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8.這個人讀過哪些書?閱讀能發人深省,幫助一個人了解歷史,開闊思路,激發新思考,還能幫助你緊跟時事動態。雖然有點以偏概全,但是我身邊有趣的人大多熱愛閱讀。閱讀是求知欲的最佳體現。
9.你能否忍受和這個人同坐長途車?這也是“飛機場試驗”的一個變體。幾年前在做第一份工作時,我聽說了這個假沒性試驗:試問自己,當你和一個人同困于飛機場時,你的真實感受會是如何。相似的問題還包括,你是否可以和這個人一起完成公路旅行?
10.你覺得這個人是否有自知之明?我和我的同事相信,英明的領導人必須具備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對自己清晰的認識。這個人是否可以正視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他能不能根據對自身的了解采取措施?這樣,能判斷出一個人是否謙卑,他的所想、所說、所為是否一致。
要想認清一個人,嘗試著問這10個問題,或者這些問題其中的幾個,你就能做到窺一斑而知全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