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我發現已婚的閨蜜出現婆媳矛盾、姑嫂矛盾都是因為她們愛的那個男人,在小家和大家之間做不到上通下達,左右逢源。
選擇李旭做老公,我就是看重他的八面玲瓏。雖說現在新婚夫妻都是小家庭生活,可是大家庭的影響力不可小覷。我和李旭結婚后,雙方父母雖然都在老家,但是來一次就弄得我們人仰馬翻。
公公的眼睛視力下降,要來省城看病,公婆第一次來我們家,我如臨大敵,忐忑不安,婆婆退休前是醫院護士,重養生有潔癖,我怕自己燒的飯菜不合他們的口味,怕家里衛生收拾得不到位惹來婆婆的挑剔,我建議兩位老人住酒店,吃飯店,沒想到婆婆一票否定:“酒店哪兒有家的感覺,外面的飯店哪兒吃得出家常菜的味道。”李旭安慰我:“老婆,別擔心,有我呢!”
我工作忙,傍晚回到家就不早了,到家就一頭鉆進廚房,忙活一家四口的晚餐,李旭經常從外面的熟食店帶一些鴨脖、雞爪回來,對公婆說:“爸,媽,這是小雯孝敬你們的。”公婆牙口好,就喜歡吃這些有嚼勁的食物。
晚上回到臥室,李旭就給我按摩頸椎,他知道我這一天下來忙里忙外有多累,公婆在這兒,他不攔著我做家務,背后卻體恤我的辛勞。
公公還好伺候,婆婆嘴上雖然不說什么,但我看得出她對我們的潦草日子不甚滿意。說實話,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和李旭都在外企上班,工作要多忙有多忙,每天都像打仗一樣,想把日子過得精致也得有時間有心情呀!婆婆做家事很講究,洗衣服分手洗和機洗,切菜的菜板分熟食和生食兩種。一來因為忙二來因為懶,我洗衣服都是直接丟進洗衣機,洗好了還老忘記拿出去晾曬,廚房因為經常不開火,油鹽醬醋都沒那么齊備,不是缺了這樣就是少了那樣。
面對老媽的講究和老婆的粗糙,李旭二話不說,僅僅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廚房就舊貌換新顏,他從超市搬回一大一小兩個砂鍋,燒菜煲湯的配料都置辦齊全……婆婆見了喜笑顏開。知母莫若子,還是兒子懂得母親的需要,讓我想破頭,我也搞不清婆婆到底想要什么。
我和婆婆在同一座屋檐下朝夕共處,表面上相處融洽,背后里卻暗自較勁。不管是婆婆說我的壞話,還是我對婆婆的抱怨,到李旭這里全部化解為零,由他消化。私底下,李旭經常甜言蜜語哄我開心:“老婆,爸媽在這兒,你多擔待,你心里不痛快,就沖我撒氣。”對婆婆,李旭更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媽,我們這代人過日子和你們不一樣,在同齡人中間,小雯已經是個模范媳婦了,你想嘮叨,沖我來。”
公婆剛走,我們沒過幾天輕松日子,小姑子又來了。小姑打算考研,在省城一所大學報了個輔導班,到我們家小住一段日子,李旭都開口了,我只好答應。家里多個外人,凡事都得打點到,偏偏我是個性格簡單的人,不善應酬周旋。小姑也是個很悶的人,沒事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和我也熟絡不起來。李旭夾在老婆和妹妹之間費了不少心思,充分發揚了他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本事。周末他帶上我和小姑去泡吧,雙休日帶上我們一起去郊游。一回生二回熟,我和小姑慢慢熟悉起來,竟然發現兩個人“臭味相投”,喜歡吃一些味道不咋地吃起來美味的小吃和水果,比如臭豆腐、榴蓮,在置辦行頭方面也驚人的相似,都喜歡韓版風格的服裝。
新手上路需要摸索需要學習的地方很多,身邊幸虧有了李旭,我看不到的地方他替我留意,我做不到的地方他替我做到,大事小事,他都想在我前面。婆婆逢人就夸我是個好兒媳,小姑經常和公婆念叨我的好,其實這些好,更多的是李旭做的。
對于一個圍城中的男人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人夫為人子為人兄不是一件手到擒來的事,需要動腦筋、花心思。漸漸地,對一些人情世故我不再那么反感,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孝敬爸媽的時候打著李旭的旗號,向老公學習做一個合格的雙面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