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反思性學習是學習者通過反思自己所經歷過的數學學習活動,和在學習過程中使用的學習方法、涉及的數學知識等,從而達到深刻理解數學知識,更加清楚自己的思維習慣、改善學習方法,進一步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的活動。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萊登塔爾指出:\"反思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培養反思意識
高中數學教育是學生在整個高中階段所受教育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具有獨特的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一系列重大的教育改革表明,數學教育改革已成為整個教育改革的帶頭學科。
1強調預習提綱,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應常常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而且引導學生在預習后,再回顧一下預習的內容和過程,多對自己提問題。例如,本節主要研究了什么?有哪些概念、公式、定理?自己理解了多少?書中是怎樣解釋的?定理、公式的證明有沒有用到學過的知識?如果有,是哪些?自己能不能獨立把例題做一遍?對預習中不明白的地方認真推敲了嗎?通過這樣的反思訓練,能夠逐漸培養學生對預習的反思意識,促進學生學會預習,學會學習,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對自己的預習情況進行反思和反復推敲、自我評價,并且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中來,主動探究和深入探討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習能力。
2課后反思有利于知識的把握,達到有的放矢
\"沒有反思的聽課是被動的、膚淺的\"。學生應該反思課堂:今天學了哪些知識點?我是否都理解了?其中重點是什么?我能否將今天所學的內容組織起來等等。課后學生及時反思自己思考問題的方法,學會捕捉引起反思的問題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見解。學生通過反思,對當天課的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對解決課后、課外習題有著重要作用;長期養成課后反思的習慣,對知識的貫通,整體理解、掌握有著明顯的效果。
3強調解題過程的回顧,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教育學家波利亞認為,解題活動并非一個機械地執行事先確定好的程序的過程,而是一個需要對之進行不斷調整的過程,因而解題后的反思是十分重要的。解題反思貫穿解題學習的全過程,也是對解題的元認知過程。在實際解題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水平的限制及非認知因素的影響,學生往往表現出對基礎知識不求甚解,雖熱衷于大量做題,卻不善于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往往缺乏解題后對解題方法、解題中反映出的數學思維方法、特殊問題所包含的一般意義的概括,導致獲得的知識系統性弱、結構性差。
由于在解題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因此,在解完一道題后,就有必要審查自己的解題是否混淆了概念,是否忽視了隱含條件,是否特殊代替了一般,是否忽視特例,邏輯上是否有問題,運算是否正確,題目本身是否有誤等。這樣做是為了保證解題無誤,這是解題后最基本的要求。教學中應有意識地選用一些錯解或錯題,進行解題后的反思,使學生真正認識到解題后思考的重要性。
例:已知 a , b , c ,d ∈ R,且 a 2 + b2 = 1, c2 + d2 = 1求證:|ac + bd|≤1.
證: ∵ a, b, c, d ∈ R ∴- a2+c22≤ac≤a2+c22 ;- b2+d22≤bd≤ b2+d22
∴-1= - b2+d22- a2+c22 ≤ac+ bd≤- b2+d22+ a2+c22 =1
即 |ac + bd|≤1
解題后引導學生反思:為什么要這樣解,這樣解正確嗎,解題過程中用了哪些知識點?通過學生反思知,等號是在|a| =|c|,|b|=|d|成立,而事實上等號是在|ac|=|bd|時成立的。故知,證明過程有誤。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滿足完成解題過程,更重要的是解題后的反思。要反思自己是如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反思學習過程的成敗得失及其原因、應該汲取的經驗教訓,并從基礎知識、基本概念上尋找原因;從思維策略的高度對學習或解題過程進行總結,從中概括出數學基本思想方法;解題后對問題的本質進行反思剖析,對問題進行推廣、深化,優化已有解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4建立學生自己的學習檔案
給自己建立學習檔案,是養成良好反思性學習習慣的重要途徑。學習檔案內容可安排自己設定的學習目標,好的習題解法或學習方法,容易解錯的習題,學習失敗的教訓等。同時要求學生建立糾錯本,專門把自己在數學解題中的錯誤匯總成冊,旁邊還須用紅色筆注明錯誤的原因,自己解題時的錯誤想法,應該如何審題、如何分析、如何正確思維、運用什么數學思想方法等。使學生在反思中不斷優化思維品質,培養思維的嚴謹性、批判性,提高悟性,提升能力。同時每次考試之后,要求學生從以下幾方面作總結:失分重點在哪里?是知識性錯誤,還是能力性錯誤?是不會做失分,還是審題不清失分?是計算問題,還是解題方法問題?有多少分是可以挽回的?怎樣避免再次失分?這樣學生就慢慢地學會了思考和評價,他們思維開闊了,解題能力提高了,出錯率降低了,在不斷反思和感悟中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實效!
我們可以要求學生通過寫數學周記(或數學日記)、班級網絡教學平臺的形式宣泄出來、記錄下來,使師生間有了一個互相了解、交流的固定平臺。而記錄的內容可以包括:①歸納、總結、整理本周自己所學的知識要點;②學生自身知識現狀:分析自己在本周學習中哪些知識學得好,哪些學得不好,原因是什么?③總結學習經驗、方法和教訓。④自己還存在知識方面的哪些疑惑;⑤對教師的意見或要求等。教師必須要花大量時間來批閱數學周記,及時反饋,才能體現效果。
5結束語
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作為有效課堂教學的殷切召喚,作為一種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儲蓄的學習習慣,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需要老師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和 \"一以貫之\"的耐心扎實實施,最終讓學生進入\"學會學習\"的至高境界!教師必須切實加強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反思方面的指導,讓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加深對數學學習過程和結論的認識,積累經驗,提高數學綜合能力,真正讓學生在數學反思性學習中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曹越崇。談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J]。今日科苑,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