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明確的法制教育意識,教師在訓練學生語言知識、技能的同時,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利用教材等課程資源中的顯性和隱性素材,結合青少年基本的法律法規知識,抓住有效的教育點,潛移默化、點滴浸潤。對于有效的法制教育資源,在教學設計時就應將法制教育作為課堂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能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識,懂得與青少年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提高法制意識,懂得自我保護,將知識與其溶為一體,讓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法律的熏陶。
【關鍵詞】英語教學 滲透法制教育
對于平時的課堂教學,英語教師想到的往往是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如何有效地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如何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卻忽視了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其實,英語教師同樣要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依據英語課程的特點,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對學生因勢利導,使英語課堂教學與法制教育相互融合,相互統一,將法制教育的內容滲透其間,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熏陶,受到教育。
1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貼近生活的法制內容。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了解身邊的事,從青少年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出發,潤物細無聲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在新目標教材中有許多圖文并茂的闡述,都在于強化學生遵循交通規則、學校規章制度、家庭秩序的意識。新目標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7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這附近有郵局嗎?)Section B在介紹了問路的基本句型之后,緊接著學習了一些交通標志,如:Turn left(左轉)Turn right (右轉) Go straight(直走) ,告訴學生在公共場所應該遵循的交通規則,然后結合Unit 4 Don't eat in class.對school rules(校規)再次展開了討論,如:Keep quiet in class.(上課保持安靜)Do your homework after school. (放學后做功課)Don't be late for school.(不要上學遲到) 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不要在教室里吃東西)通過討論,讓學生進一步增強了依律辦事的意識,讓他們為共建和諧校園以及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圖片、道路標志模具等,組織學生進行情景練習,在完成學科教學任務活動的同時,培養學生遵守交通法規的習慣和自覺性。無論是交通規則,還是校規,作為一名中學生都應該了解并且認真遵循它們。對他們來說,樹立這些最基本的規則意識,也就是法制意識形成的基礎。
2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保護意識。
在新目標七年級下冊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的教學中,我對學生進行了有關安全、 環境保護、文物保護、 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的滲透。在八年級下冊Unit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的教學中,我教會學生在面臨一些特別的、 異常的、 危險的情況時如何應對。突發事件的正確處理和智慧應對也是學生成長的必修課。通過對九年級Unit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閱讀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討論對于問題青少年的看法以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從而理解有關的法律法規,認識立法的必要性。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 酗酒、 流浪、 沉迷網絡以及賭博 吸毒 賣淫等行為。
在九年級Unit9 What would you do?一課中,讓學生觀看一些因吸煙、酗酒引發身體健康狀況危機的影像圖片,提醒未成年人自己購買或向未成年人兜售煙酒均屬違法行為。同時,讓學生對照法律相關條文討論青少年中常見的不良行為,促進學生提高意識,抵制誘惑,規范自身行為。在九年級Unit14 Have you packed yet?一文的教學中,在Section A的1b活動中涉及的外出旅行整理行李的話題,學生們大都會想到衣服、洗漱工具等等,是否有人想到要自備垃圾袋,就是一個問題了。環境污染,往往就是在人們不良的意識、習慣中發生的。從改變不良的習慣做起,幫助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我們不難發現教材從七年級開始,就循序漸進地滲透著這樣一種由淺入深的法制意識的形成過程:學校、家庭、社會,規則無處沒有,人人都離不開規則,社會也必須在一定的約束下才能夠正常運轉。中學生在任何地方都必須遵守規則,遵紀守法,才能利己利民,才能夠健康而茁壯地成長! 作為初中英語教師,要樹立現代教育觀,現代學生觀,努力營造一種和諧的充滿活力的教書育人課堂氛圍,使課堂教學在充分體現學科特點的教學氛圍中,滲透富于道德感情色彩的法制內容,充分拓展現有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使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英語學科的教學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增強法制意識,滿足自己成長成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康俊民,\"談初中英語教學通過美學滲透公民道德建設\"《英語輔導報》 (初中老師版)2001-2002學年 第24期
[2]阮傳風,\"課文教學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英語輔導報》(初中老師版)2004-2005學年 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