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下中國的很多地方,每當落日西沉時,散落在城市里的空地、公園就成了廣場舞的專屬場地,各種時下流行的音樂從高分貝的音響里輸出,伴隨著節奏鮮明的節拍,幾百人應聲起舞,場面蔚為壯觀,幾乎成為了城市晚間戶外運動的標志,有些地方甚至跳到半夜十一點才意興闌珊地收場。
從養生的角度說,廣場舞是都市中老年人放松自我、鍛煉身體的好方法,適當的跳跳舞可以有效拉伸肌肉,促進氣血運行。但還應該看到的是,舞蹈動作對關節的靈活性要求比較高,有關節疾病的人應該慎重選擇。廣場舞雖然能滿足社交的需要,但它并不是一種時尚,不參與不代表落伍,況且,在鬧市區,人來車往的嘈雜環境也不是養生的好所在。
無論是廣場舞還是其他,很多人之所以形成統一的行為,大多源于一種習慣性的從眾心理。養生是一件復雜而又簡單的事。它的復雜在于氣血五臟變化無常,它的簡單則在于順應天時,健康自來。可以調理氣息以養神志;可以四時進補,以盈虛空;養生的法則在于因時而變,動靜相宜。
50歲以后的人,在身體鍛煉上往往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項目的選擇上遵循緩、久、輕,從這個角度出發,其實有很多運動適合鍛煉,筋骨不好的人,可以選擇拉筋術、五禽戲、老年瑜伽;腸胃不好的人,可以選擇敲打胃經、日常飲食注重養和調;心肺不好的人,可以選擇慢跑、吐納……不一而足,總之,總有一種方法適合自己。
養生是件嚴肅的事情,認真對待,用心經營,身體的回饋也豐厚無比。有的人年輕的時候把身體累壞了,到老了也不關心,不去研究它,面對它的“失靈”和“罷工”視若無睹,即便是意識到養生的重要性,也不想費腦子去琢磨,只是象征性的人云亦云。
正視養生,正確養生。養生的關鍵不在于和多少人在一起,也不在于方法是否冷門,只要能讓自己的身體真正的變好,便是應了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