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露防寒養肺
白露養生
到了白露節氣,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天氣轉涼,在南方,北方來的冷空氣與暖濕空氣經常交融,連綿秋雨過后,就容易出現雨霧濛濛的天氣,所以白露要防寒養肺。
起居
在白露節氣,有兩種病發病率較高,即支氣管哮喘病和秋季花粉癥。此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注意早晚不要受涼,并且要對過敏性疾病做好積極的預防。
運動
《遵生八箋》中記載關于白露節氣運動養生的方法:每日凌晨三至七點時,正坐,雙手按住膝部,頭頸慢慢轉向一側,左右方向各做三至五次,然后牙齒叩動三十六次,調息吐納,津液咽入丹田九次。可治:風氣留滯腰背經絡,畏寒發抖,瘧疾,多汗,流鼻血,口舌生瘡潰爛,脖子腫痛聲音嘶啞,面色灰暗等癥。
飲食
白露為典型的秋季氣候,此時要預防秋燥,燥邪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在飲食中應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宜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
秋分護胃養胃
秋分養生
秋分以后,日降水量已不是很大,暴雨和大雨的機會非常少,但降水的次數卻增多起來,正是“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
起居
秋分以后,氣候見涼,是胃病的多發與復發季節。中醫認為,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護衛不當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
運動
每日凌晨三至七點時,盤腿而坐,雙手捂住耳朵,左右方向扭身各三至五次,然后牙齒扣動三十六次,調息吐納,津液咽入丹田九次。可治:風濕積滯、腰脅麻木、腹部積水、膝蓋腫痛、胸部氣脹、外翻足等,以及便秘、放屁、腹脹、雙腿麻木、兩臂酸麻、口干喜飲。
飲食
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漸、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胃病患者還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粘的食物,服藥最好飯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爾導致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