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北油田華佳綜合服務處井下社區門球場上,筆者見到了時隔3年未見的老球友賈逢鈞老先生,只見80歲的他,臉色紅潤,精神飽滿,步履輕盈,打起門球來,像年輕人一樣靈活自如。
我在打球的間隙,悄悄地問他:“老賈大哥,你的病都好了?現在你的身體怎么回復的這么好!”他自豪地告訴我說:“我是打陀螺打好的。我從2011年開始,就把打陀螺當成一種健身的好方式,到目前為止,我已連續打了3年陀螺。現在,不僅打陀螺的技術有了長進,而且還打好了頸椎、肩周、腿關節痛的病癥,你看我現在的身體和精神有多好!” 我高興地說:”不錯不錯!“
據賈老漢介紹說,2011 年春節過后,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兒子看到別的老人經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早晚在小公園的水泥地上,像年輕人一樣有說有笑,高高興興地玩打陀螺的游戲,個個紅光滿面身體倍兒棒。于是他兒子就花了一千多元錢給他買了4個大小規格不同,質量相當不錯的陀螺,也叫他參加打陀螺的行列,好好鍛煉一下有病的身體。開始老賈認為打陀螺是小孩子玩的游戲不肯去。后來,經家人的多次勸說,他才不情愿地到打陀螺的現場站在那里觀摩。幾天過后,他看出了一點門道,就自己動手學著打起來。幾天過后,在幾位老朋友的指導幫助下,他的陀螺還真打得像莫像樣。不過,打著打著胳膊卻出現了酸痛的情況,不敢抬胳膊,只要一抬胳膊就疼。這時,他要放棄。跟他在一起打陀螺的老朋友告訴他,胳膊酸痛,說明你是典型的缺乏鍛煉,猛一運動就渾身酸痛,你堅持幾天就會好的,不能半途而廢。
于是,老賈每天早晚堅持一小時,拿著一把3米長的皮鞭、一個1.5公斤重的黃色金屬陀螺,在公園的場地上揚起大鞭不停地打起來。小小的陀螺在老賈的鞭下飛快地旋轉動,還發出“嗚——嗡——”的嘯聲,不一會兒身上就見了汗,可是,看著陀螺飛快不停地轉動,老賈玩得開心其樂無窮。
老賈告訴筆者說:“想要健身治病,玩的時候必須用力,得玩出汗!抽陀螺看似很“文靜,”不跑不跳、只在一小塊兒地方轉,其實玩起來需要很強的臂力和體力。這樣能加快血液循環,增加肺活量,對心肺及周身關節都有很好的鍛煉效果。以前我有頸椎、肩周炎腿關節痛的毛病,經過3年不斷的打陀螺鍛煉,我明顯地感到它給我帶來的好處。現在我的病就再也沒犯過。” 此時,筆者看到了80歲的老賈不但身體健康,走路輕盈,思維敏捷還打得一手好門球。真叫人羨慕佩服。
供稿人:李寶起(71歲退休職工)
地址:河北省任丘市華北油田華佳綜合服務處井下社區退休管理站
[健身經驗]晨練老人拍手健身法
河北讀者分享:要想通過拍手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拍手時間應選在早飯前或晚飯后,需半小時。拍手的正確方法是:十指分開,兩手的手掌對手掌、手指對手指均勻拍擊。
開始時兩手可輕拍,以后逐漸加重,至自己雙手能承受為度,但不能太輕,否則起不到刺激手反射區的作用。拍擊時,記得將拇指與其他四指分開,以免拍手過度造成淤血,意念專注于兩掌之間,心情保持輕松愉快。邊走邊拍,手腳結合效果更好。
拍完手后不要立即停下,可以適當做一些放松動作過渡一下,比如雙手臂放下,兩肩放松,脊柱放松,均勻吸氣呼氣若干次,吸氣時腳跟隨之抬起,兩臂自然上抬至頭部,手腕放松,掌心朝下;隨著呼氣,腳跟落地,手臂也稍用力向下甩回原處。可以重復做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