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人活著真沒意思!從樓上跳下去會疼嗎?”楠楠表情憂傷、語氣平靜地問媽媽。“你可不能這樣,媽媽活著都是為了你呀!”楠楠媽急得哭了。
4歲之前,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忙,楠楠一直都由奶奶照顧。楠楠媽認為自己身體不好,只有周末才回家,回到家也總是戴著口罩,說怕把病菌傳染給楠楠,所以楠楠不知道媽媽長什么樣。奶奶去世后,楠楠被爸爸媽媽帶到了他們的世界。那一段時間,楠楠總是趴在窗臺上向小區大門望,還一個勁兒地問媽媽:“奶奶去了哪里?什么時候回來陪我做游戲?”直到兩年后,楠楠才明白奶奶為什么不會回來了。
在楠楠5歲的那一年,楠楠爸喜歡上了別的女人,沒過多久就向楠楠媽提出離婚。當時楠楠媽不止一次地問楠楠:“孩子,你愿意跟誰一起生活?”楠楠默不作聲,不知道如何回答媽媽。在楠楠的心里,真的沒有答案。如果非選不可的話,她只想和奶奶生活在一起。長達半年的爭吵后,爸爸搬出了家。楠楠經常蜷縮在自己的臥房里,很擔心爸爸媽媽會像奶奶一樣不要她了,楠楠懷疑是不是因為自己很討厭才導致他們成天吵架,不要這個家了。她不止一次求爸爸媽媽不要吵了,還哭著說:“我聽話,我乖,我做一個好孩子,你們別吵架了!”可是這一切都是徒勞,什么也擋不住爸爸離開家的腳步。后來,楠楠經常做噩夢,有時候哭醒了就再也睡不著。漸漸地,她害怕一個人睡,害怕一個人待在家里。
離婚后的楠楠媽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女兒身上,英語班、鋼琴班、舞蹈班、繪畫班……楠楠很配合媽媽的成才計劃,生活內容除了學習班就是鞏固學習班教授的知識。可是,無論楠楠多么努力、多么優秀,楠楠媽都沒有笑過,眉頭皺得緊緊的,還經常發脾氣、訓斥打罵楠楠。不管媽媽對自己多么不溫柔、多么不貼心,楠楠都沒有放棄好好表現,因為她怕媽媽也離開這個家,讓她一個人面對冷冷清清的屋子。
有一次,楠楠參加市里的繪畫比賽。報名前,楠楠媽對女兒說:“這次比賽,你一定要拿金獎!”“不要為自己找借口!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贏。女兒啊,千萬不要讓媽媽失望……”楠楠媽說著就哽咽了。
“媽媽我知道了,你別說了。”楠楠知道媽媽接下來的“臺詞”,安靜地回到自己的房間畫畫。提交參賽作品的時候,楠楠將作品包得嚴嚴實實的,不讓媽媽看。楠楠媽問女兒:“你畫的是什么呀?這么神秘。”楠楠看著媽媽的眼睛,認真地說:“媽媽,畫里是我的夢想,我想讓更多的人看到我的夢想。獲獎了再讓你看。”
比賽結果出來了,楠楠果真拿了金獎。但當楠楠媽在獲獎作品櫥窗里看到女兒的作品時,氣得將獲獎證書摔在楠楠臉上,當眾罵女兒:“跟你說多少次了,他是個混蛋,根本不值得你想念。他要是愛你,會跟那個狐貍精跑嗎?你奶奶沒管教好兒子,害得咱們痛苦,你懷念什么!”
楠楠望著櫥窗里的夢想放聲大哭,就好像全世界的人都不要她了一樣。
櫥窗里的一幅畫低聲訴說著楠楠的夢想:飄滿云朵的藍天上掛著大大的太陽,陽光下有一座彩虹橋。彩虹橋的一端是楠楠的家,楠楠媽在院子里曬被子,一共有四條被子。楠楠爸圍著圍裙在陽臺上澆花,透過陽臺的玻璃,隱隱約約地看到滿桌子的飯菜。彩虹的另一端是一道門,門上寫著“天堂”兩個字,楠楠攙著奶奶走在彩虹橋上,開開心心地往家的方向走去……
楠楠媽的當眾發飆,深深傷害了楠楠的心。從此以后,楠楠與媽媽的溝通更少了,一天也跟媽媽說不上幾句話,即使說也從不看媽媽的眼睛。看到女兒對自己漠不關心,楠楠媽既委屈又憤恨地說:“你爸沒良心不要我,你也這么對待我!跟我過得不開心,找你爸去!到你爸那里你就知道什么叫‘后媽豆腐嘴刀子心’,有你的苦日子過……”
上小學后,楠楠每次考試成績都不錯,理應是個自信開朗的孩子,可是同學們都覺得她古怪、孤僻。老師請來楠楠媽,告訴楠楠在校的表現。楠楠媽這才發現女兒不愛吃飯、不愛睡覺、做噩夢,便急忙帶她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楠楠得了抑郁癥”。楠楠媽震驚了!
單親家庭的孩子更需要健全的愛
楠楠母女二人都經歷了親人的離去和家庭的破裂,心靈上都受到了重創,都需要好好梳理情緒,慢慢平復傷口,開始新的生活。但是,楠楠媽只關注自己的情緒,忽略了女兒的感受,把心中的怨氣統統轉化為望女成鳳的人生動力,不僅給楠楠帶來了巨大壓力,還加重了楠楠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神情緊張、眉頭緊鎖、面容蒼白,這是楠楠媽給我的第一印象。
哭訴完楠楠的病情,楠楠媽憤恨地說:“從她爸爸走后,我好幾次都想自殺,但是一想到楠楠,我就……我現在活下去的唯一動力就是楠楠。”
你是說,你要為孩子活下去?我不動聲色地開始了治療。
“對!可是我們母女該怎樣活下去?”楠楠媽無助地看著我。
楠楠媽的情況令人同情。一段婚姻,哪個女人不想與丈夫白頭偕老,結果丈夫背叛了這份承諾。還好,留下個孩子,本以為孩子是自己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可現在孩子又得了抑郁癥。楠楠的家遭遇的變故很難讓她健康成長。
楠楠媽說:“是啊,但再苦再難我都不怕。我要為女兒好好活下去!我要把楠楠培養好,等楠楠長大了替我報仇!我這輩子都不能原諒他!”
你想通過孩子報復前夫?
“是的。我就不讓他見孩子!我每天都告訴楠楠是他拋棄了我們母女!他是世界上最壞的人!”楠楠媽說。
是你讓孩子得了抑郁癥!我嚴厲地說。如果說你前夫背叛家庭很可恥,我認為你利用楠楠報復前夫的想法更可恥!婚姻是你們成年人自己的事情,婚姻走到盡頭你們雙方都有責任,都有過錯!你們已經把最大的傷害給了孩子,現在你又想通過孩子報復前夫!這樣做事萬萬不可的。我極力想糾正楠楠媽錯誤的思想。
世界上還有比婚姻更穩定的關系,那就是親子關系。
楠楠媽不把自己調整好,楠楠的抑郁癥就沒有痊愈之日。
楠楠媽在我的勸說下終于放下了報復丈夫的仇恨心理,開始認真學習如何和楠楠相處的每一堂心理課程。
轉眼三個月過去了,楠楠媽學習了所有的家長課程。最后一堂課結束的時候,楠楠媽塞給我一封信,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余老師:
您好!
真不知道該怎樣感謝您,謝謝您給我的當頭棒喝,叫醒了我。要不是您,我恐怕早就失去楠楠了。
家庭破裂,最受傷的人是孩子,可我只顧自己的情緒,滿腦子都是報復前夫的念頭。全然忘記女兒的感受,在女兒受傷的心上又狠狠捅了一刀。我總說“我要為了孩子活下去”,實際上卻是女兒為了我這個媽媽痛苦地活著。楠楠已經夠懂事了,想盡一切辦法讓我開心,可我卻責備她思念奶奶和爸爸。我出于自私,不讓楠楠爸見她,剝奪了孩子享受父愛的權利……唉,現在想起來真是后悔!
余老師,我會釋放自己,用積極的心態養育楠楠,還楠楠快樂的童年、健康的身心。我有信心做個好媽媽!
楠楠媽
①這樣的愛沒質量
切斷前任配偶與孩子之間的聯系,讓前任配偶從孩子的世界徹底消失。這么做只會讓孩子缺少父愛的庇護或母愛的呵護,不利于孩子的性格發展。
夫妻雙方推卸撫養責任,讓孩子終生背負“被遺棄者”的心靈重荷,產生自卑情緒,低估、否定自己存在的價值。
視孩子為生命的全部意義,讓孩子背負不必要的思想壓力。
隱瞞離婚的事實,對孩子說“爸爸出差了”或“媽媽出國了”。謊言終究會被孩子識破,到時候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會更大,甚至還會毀掉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婚姻中受傷害的一方出于報復心理對孩子說:“等你長大了要好好報復他,我們的痛苦都是他一手造成的!”這么做會扭曲孩子的幼小心靈,讓孩子仇視父母、仇視生活,甚至仇視社會。
②走進孩子的心靈
用適當的方法引導孩子面對親人的故去。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成熟度,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告訴孩子什么是“死亡”。可以說“他離開了我們,就像秋天花朵離開了枝頭,被埋在了花盆的土里,只是進入了生命的下一個階段”。
如果孩子問已故親人什么時候回來,家長可以用堅定、柔和的語氣回答孩子:“他不會回來了,有一天,等我們老了,就會去找他,在那里團聚。”盡量保持平靜的語氣、神態,不要讓孩子感受到死亡的殘忍。
為孩子留一兩件已故親人的物件,尊重、理解孩子的思念之情。
尊重孩子與已故去親人的感情,不要嫉妒,更不能要求孩子忘記。
用柔和的語氣引導孩子面對家庭的變故。
向孩子坦白離婚的事實,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想要開始新的生活,但你永遠是我們的寶貝,可以隨時去爸爸(媽媽)家長住。和以前一樣對我們撒嬌吧,孩子!”
溫柔地告訴孩子:“我和你爸爸(媽媽)的婚姻是我們自己的問題,你不要恨他!”
面對患有抑郁癥的孩子,家長自身要積極樂觀,這樣才能幫助孩子緩解抑郁情緒。
帶孩子多接觸社會,結交同齡朋友,發現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
帶孩子聽音樂、郊游、做手工、閱讀、看電影……引導孩子體會生活的樂趣。
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作息規律,依照孩子的意愿培養某項運動特長,讓孩子體會體育運動帶來的身心愉悅。
減輕孩子的學業壓力,建立寬松適度的學習氣氛。
孩子因為年齡小,心理承受、調節能力差,常常不容易擺脫悲痛情緒,并且有時表現異常。不要在孩子面前沒有節制地發泄私人情緒,不要低估家長的負面情緒給孩子帶來的心理破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