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對情侶,大吵一架之后,女方提出了分手。
他們約定,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
100步之后,回頭如果能夠看到對方的話,他們就和好。
于是,他們一個向左,一個向右,每個人各走了1步,
由于不舍,兩人都回了頭。結果,他們還是分手了。
雖然相隔2步,但彼此看不見對方,因為霧霾太嚴重了。
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組織發(fā)布的一份報告說:“空氣污染已經(jīng)成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個無法逃避的現(xiàn)實。”霧霾,這個原先很少被提及的詞匯,在僅僅兩年間就變成家喻戶曉,每天幾乎都會聽到的常用詞。
經(jīng)統(tǒng)計,2013年的高峰期,罕見大范圍的霧霾席卷了中國25個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有了“霧霾籠罩全國半壁江山”說法。多地PM2.5指數(shù)直逼最大值,空氣質量達到六級嚴重污染,北京還為此發(fā)布了有氣象預警制度以來的首個霾預警。總之,不管你喜不喜歡,霧霾都在那里,不散不去。不得不承認,霧霾已經(jīng)成為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您能分清什么是霧,什么是霾嗎?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因為空氣質量惡化、陰霾天氣出現(xiàn)增多、危害加重的現(xiàn)象。中國不少地區(qū)把陰霾天氣并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tǒng)稱為“霧霾天氣”。
霧: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tǒng),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霧的存在會降低空氣透明度,使能見度惡化,如果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00米以內,就將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或凝華)物的天氣現(xiàn)象稱為霧;而將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在1000-10000米的這種現(xiàn)象稱為輕霧或靄。形成霧時大氣濕度應該是飽和的,由于液態(tài)水或冰晶組成的霧散射的光與波長關系不大,因而霧看起來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也稱灰霾(煙霞),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并導致能見度惡化,如果水平能見度小于10000米時,將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tǒng)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為霾或灰霾,香港天文臺稱煙霞。
霧與霾的區(qū)別
霧和霾的區(qū)別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達到90%以上的叫霧,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間的,是霧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就能見度來區(qū)分:如果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千米以內,就是霧;水平能見度在1千米—10千米,稱為輕霧或靄;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且是灰塵顆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另外,霾和霧還有一些肉眼看得見的“不一樣”:霧的厚度只有幾十米至200米,霸則有1千米—3千米;霧的顏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則是黃色、橙灰色;霧的邊界很清晰,過了“霧區(qū)”可能就是晴空萬里,但是霾則與周圍環(huán)境邊界不明顯,霾純粹是人為造成的等等。
霧霾主要來源
1、汽車尾氣:機動車尾氣占了PM2.5排放量的1/3,以目前使用最多的93號汽油為例,汽車發(fā)動機每燃燒1千克汽油,排出200克左右的一氧化碳、8克左右碳氫化合物、20克左右氧化氮等污染物。
2、燃煤取暖:根據(jù)科學測算,燃燒1噸標準煤將產生二氧化碳2.62噸、二氧化硫8.5公斤、氮氧化物7.4公斤。這些污染物的排放直接導致了空氣質量的惡化,所以供暖與霧霾有著密切的關系。
3、工業(yè)排放:發(fā)電廠、鋼鐵廠等工業(yè)生產日夜不停,不僅直接向環(huán)境排放粉塵、煙塵、二氧化硫等一次污染物,而且排放的氮氧化物、揮發(fā)性有機物等污染物在環(huán)境中通過化學反應,產生PM2.5等二次污染物。
4、工地揚塵:隨著中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各地拆遷與建造日夜不停,特別是拉土的大車頻繁夜間作業(yè),也不進行灑水降塵,白天繼續(xù)施工,所以產生大量揚塵,同樣是霧霾天氣的“制造機”。
霧霾侵襲,呼吸疾病不請自來
近兩年患呼吸道疾病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年齡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更有一些患者首次檢查時就已經(jīng)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整體形勢堪憂。大氣中以固態(tài)或液態(tài)顆粒存在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毒氣體、塵埃及夾雜的病原微生物,這些懸浮顆粒會被人體吸入,直接對器官造成損傷或將病原微生物帶入體內引發(fā)疾病。
肺:威脅呼吸系統(tǒng)可誘發(fā)肺癌
PM2.5進入呼吸道,刺激并破壞氣管黏膜,導致氣管黏膜殺滅病毒、細菌和抵抗它們進入肺部組織的功能下降,氣管黏膜的排毒功能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原本身體健康的人群可能會出現(xiàn)咳嗽、氣管炎等癥狀。霧霾天氣可使病情急性發(fā)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長期處在這種環(huán)境下,還會誘發(fā)肺癌。
患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人群則會造成肺部感染,引起氣短、胸悶、喘憋等不適,出現(xiàn)急性加重反應。對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更是有較大的破壞力,如會增加心臟病患者的心臟負擔,誘發(fā)腦梗塞等。顆粒吸入量不斷增多,進而損害到肺部,損傷呼吸系統(tǒng)及其他系統(tǒng)。糖尿病患者因自身抵抗力較弱,更易患感冒。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yī)院呼吸內科專家表示,細顆粒物PM2.5等空氣污染物是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子。霾的組成成分非常復雜,其中包括數(shù)百種大氣化學顆粒物質,含有較高濃度的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污染物。這些附著諸多微生物、細菌、病毒的可吸入顆粒物進入人體呼吸道后,首先會刺激和破壞我們的氣管黏膜。人體的氣管黏膜主要有兩種作用,一是殺滅有害病毒及細菌及抵抗它們進入肺部組織,二是把有毒有害物質排出體外,隨著這種顆粒物吸入量的增多,保護人體的第一道關卡的氣管黏膜遭到破壞后,這些顆粒物將進而損傷肺部,導致人體呼吸系統(tǒng)及其他系統(tǒng)疾病。
北京大學環(huán)境健康研究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發(fā)表的研究結果顯示,空氣污染可能首先誘發(fā)呼吸道局部氧化應激和炎癥,進而導致全身性炎癥和氧化性損傷。此外研究結果顯示,大氣細顆粒物及氣態(tài)污染物暴露后數(shù)小時內,污染物濃度增加與交感/副交感神經(jīng)功能的降低和血壓的升高具有顯著關聯(lián),全身低炎癥水平和肥胖可能進一步加劇污染物急性暴露的心血管功能損傷。
免疫:紫外線減弱傳染病易高發(fā)
如果說,霧霾天對呼吸系統(tǒng)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較為直觀,那霧霾對免疫系統(tǒng)的傷害,則是“慢性發(fā)作”。霧霾天氣可導致近地層紫外線減弱,使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聚集并且活性增強,傳染病發(fā)病增多。流感是主要的呼吸道傳染病,而此時正是高發(fā)期,霧霾天有可能使流感發(fā)病進一步增加。
兒童生長:影響孩子鈣吸收生長減緩
更令人吃驚的是,霧霾含有的高濃度的細顆粒污染物可能會影響胚胎的發(fā)育。此外,由于霧天日照減少,會導致兒童紫外線照射不足、體內維生素D生成不足,進而影響對鈣的吸收。嚴重的會引起嬰兒佝僂病、兒童生長減緩。
心:霾中的潮氣加重心臟負荷
除了對呼吸系統(tǒng)影響大,霧霾天還是心臟的殺手。霧霾天中的顆粒污染物不僅會引發(fā)心肌梗死,還會造成心肌缺血或損傷。因其可阻礙正常的血液循環(huán),還極易導致心血管病、高血壓、冠心病、腦溢血,可能誘發(fā)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
霧霾籠罩時氣壓較低,空氣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易感到胸悶,容易誘發(fā)心血管疾病的急性發(fā)作。潮濕寒冷的霧和霾,還會造成冷刺激,導致血管痙攣、血壓波動、心臟負荷加重等。同時,霧霾中的一些病原體還會導致頭痛,有研究表明,空氣中污染物加重時,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會增高。
情緒:霧霾天易誘發(fā)情緒失控
陰沉的霧霾天,由于光線較弱及低氣壓,容易讓人產生精神懶散、情緒低落及悲觀情緒,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甚至容易失控。在霧天一定要注意調節(jié)情緒,可以采取適當?shù)拇胧热缭诩铱纯聪矂☆愲娨晞』蚵犅爮V播,還可以走親訪友,聊聊天,讓感情得以釋放。
同時,還能通過外在鍛煉調節(jié)——疏肝方法:兩掌重疊,置于兩胸間的膻中穴,上下擦動30次;還可使用寬胸法,您坐好后,右手虛掌置于右胸上方,適當用力拍擊并漸漸橫向另一側移動,來回10次。這兩種方法都可以讓您疏肝理氣,暢快情志。
《百歲養(yǎng)生》溫馨提示:
1、支氣管哮喘和慢性支氣管炎是空氣污染最直接導致的疾病,嚴重的會發(fā)展為慢性阻塞性肺病,甚至肺癌。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為8.2%,患病率之高十分驚人。
2、地鐵站、公交車、地下車庫、棋牌室等通風條件差、人口密度高的場所是空氣污染比較嚴重的區(qū)域,大家盡量不要在這樣的場所過多停留。
對付霧霾,參照防護“三字經(jīng)”
漫天霧霾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全國大多數(shù)人都在飽受霧霾的折磨,還是那句話,不管你喜不喜歡,霧霾都在那里。雖然上述列出了一些霧霾有可能引起的人體病變,不過大家也不要有什么心理壓力,畢竟霧霾沒有非典那么可怕,只要平時多注意下生活習慣,潛在的危害還是能預防的。下面是《百歲養(yǎng)生》總結的對付霧霾三字經(jīng),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居家】關門窗 凈空氣
霧霾天氣,家庭應關閉門窗,等到霾散日出的時再開窗換氣。另外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機器的過濾網(wǎng)能夠有效吸附有害物質,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
【出行】戴口罩 少出門
霧霾天大家應盡可能少出門,非要出門時最好戴上專業(yè)防護PM2.5的醫(yī)用口罩(普通口罩很難阻隔2.5微米以下顆粒),避免呼吸道受刺激導致疾病發(fā)生;外出歸來,應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膚。另外,連續(xù)戴口罩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4小時,并注意每天清洗并用開水消毒,以確保衛(wèi)生。
【起居】勤喝水 莫熬夜
人體對PM2.5顆粒有一定抵抗能力,其武器一是人體支氣管會分泌一種叫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另一種是肺中的粘液纖毛,它們對肺有自潔功能。喝水可以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和粘液纖毛更加強壯,首先要多喝水,再就是要注意休息,不能讓身體抵抗力因為熬夜、緊張等因素而下降。
【護眼】眼干澀 滴淚液
霧霾中的微小污染物會刺激眼睛,尤其是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感覺不適,應少用眼,看電視也不能時間過長。如感覺眼睛刺痛、發(fā)脹、有異物感,可到藥店購買人工淚液滴入眼內,緩解不適。如果癥狀較嚴重,可使用氧氟沙星等有消炎作用的眼藥水。
【治療】看老幼 及時治
人體呼吸系統(tǒng)從鼻子到下呼吸道有一系列屏障,直徑小于10微米的顆粒能夠進入下呼吸道到達支氣管和肺泡,引起肺纖維化、慢阻肺等疾病損害肺功能。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避免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活動,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和兒童、老年人,如果出現(xiàn)胸悶、心慌,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警惕慢阻肺、冠心病等疾病的突發(fā)。一旦出現(xiàn)呼吸不暢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
清肺食物,沒那么神但有好處
橫掃全國大部分省市的霧霾污染,可謂帶動了“防霾經(jīng)濟”:防PM2.5口罩、空氣凈化器、綠色植物等備受追捧。不僅如此,大家還寄希望于“清肺食物”,民間廣為流傳吃五花肉、木耳、銀耳、豬血、青菜等能抵消霧霾對身體的不利影響,但是吃這些食物真有用嗎?
北京友誼醫(yī)院營養(yǎng)師顧中一介紹說,霧霾對人體的影響主要是因為部分細微顆粒物會直接進入肺部、甚至入血引起肺部和心血管疾病。但是食物吃下去是進入消化道的,不可能直接把肺里的有害物質“帶出來”。比如所謂的吃豬血排毒,原因在于鐵元素攝入多了,氧化成了黑色硫化鐵,因此大便呈黑色,讓人誤以為是把“毒素”排出來了。同時,也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表明,木耳等所謂“潤肺”的食材對霧霾有特效。
那么,飲食對解霧霾真的一點幫助也沒有嗎?
顧中一表示,霧霾天對呼吸系統(tǒng)影響最大,容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致病機理主要是細小的可吸入顆粒物會引起人體的應激反應,使機體產生一些有害的化合物——自由基,從而損害機體的組織和細胞,引起慢性疾病。從霧霾致病機理結合個人經(jīng)驗來看,理論上說霧霾天應多攝入一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A等營養(yǎng)素的食物等。
蛋白質是機體生長及修補受損組織的主要原料,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魚、肉、蛋、奶、大豆都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豬血可以清除腸腔的沉渣濁垢,對塵埃及金屬微粒等有害物質具有凈化作用,避免積累性中毒,是人體污物的“清道夫”。維生素C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蔬菜水果一般都富含維生素C,比如菠菜、鮮棗、油菜、橙子、番茄、黃瓜等。
維生素A有利于上皮組織(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眼睛的黏膜和皮膚等)的抵抗力和修復能力,預防霧霾對黏膜造成的損傷。但是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主要是動物肝臟、腎臟,奶油,雞蛋黃等高膽固醇的食物,考慮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問題,內臟和奶油不宜大量吃,而一個蛋黃的維生素A還遠遠不夠。而胡蘿卜素大多數(shù)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也具有相同的效果。代表食物主要是胡蘿卜、南瓜、木瓜、芒果、柑橘橙等橙黃色蔬果,以及菠菜、小油菜等深綠葉菜。這些蔬果不僅含胡蘿卜素,還有利于預防多種慢性疾病和癌癥,可適量增加食用量。
霧霾天,我們還要鍛煉嗎?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鍛煉的習慣,不管是早上還是黃昏,都喜歡出去走走練練。現(xiàn)在連續(xù)的霧霾天,肯定急壞了每天鍛煉的您。確實,霧霾天,讓許多有戶外鍛煉習慣的中老年朋友有些無所適從,若是不去鍛煉吧,對身體不好,若是去鍛煉吧,霧霾對身體更不好。那么霧霾天能不能運動?又該如何運動呢?
霧霾天最好不要戶外晨練
清晨是一天中霧霾較嚴重的時期,霧霾中的“細顆粒物”(PM2.5),可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且難以脫落,直接影響肺功能,而且目前寒冷的空氣還會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導致食管痙攣、血壓波動、心臟負荷加重等。晨練時,隨著活動量增加,人的呼吸加深、加速,自然會吸入空氣中更多的有害物質。如需鍛煉,最好等太陽出來以后,上午10時到下午6時為宜,這時太陽出來后曬到地面,大氣上下對流,污染的空氣向高空擴散,對人體的危害會減小。
慢病族保持溫和運動
霧霾天氣壓低,空氣中懸浮塵埃等有毒顆粒,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都應當絕對避免戶外運動鍛煉,可以選擇一些室內的溫和保健操或者繞臂運動。保健操主要是活動四肢關節(jié),增加血液循環(huán),強度不大但是有一定保健功效,如果體質較差的慢性病患者,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繞臂運動。繞臂,就是手臂的運動,比如甩手、畫圈、擊掌、拋球等。它比其他運動更加溫和、安全,對下肢的胯關節(jié)、膝關節(jié)也零磨損,還可以坐著、躺著進行,非常適宜體質較弱、年紀較大且有關節(jié)炎的老年朋友。
化整為零進行小強度鍛煉
平時天氣好時,持續(xù)跑步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出一身汗洗個澡,整個人神清氣爽。但是在這霧霾天不能這么做。如果實在憋不住想出去活動活動,可以采取化整為零的方式,將半小時分為3個10分鐘進行,每個10分鐘按小于平時的運動強度進行鍛煉,盡量不要呼吸太快和出汗,充分休息后再進行下一個10分鐘的鍛煉,這種鍛煉方式跟一次性鍛煉30分鐘一樣有效。
防治霧霾,是每個人的環(huán)保課
11年前的非典,瞬間提升了公眾對健康的關注;1年多前的“7·21”暴雨,頃刻讓京城公眾提高了警惕;頻繁的臺風預警,更是令不少地方神經(jīng)緊繃。相比之下,公眾對霧霾的防范則顯得雷聲大、雨點小,有些人甚至覺得霧霾與自己的關系不大,尚未真正將霧霾作為一種公共危機事件來對待。
有些人還存在僥幸心理,總覺得一場雨就能澆去霧霾,一陣風就能吹來藍天。應該說,在霧霾偶發(fā)的階段,這種僥幸可能得償所愿,但在霧霾高發(fā)、頻發(fā)的當下,這是對自身健康極大的不尊重。
國家已經(jīng)將重污染天氣納入了地方政府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作為霧霾的受害者,公眾呢?我們每個人既是環(huán)境的消費者,也是環(huán)境惡化的成本支付者。在這方面,無人可置身事外。其實改善空氣環(huán)境的最終出路,就在于公民治理。公民治理,既包括良好環(huán)保習慣的養(yǎng)成,也意味著對于環(huán)保的積極參與。個人環(huán)保意識越強,企業(yè)的外部監(jiān)督就越大,政府治污能力也就越強,環(huán)境保護離不開社會合力。
在霧霾天氣里,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獨善其身。防治霧霾,是我們每個人的環(huán)保課。公共事,公眾做。與其埋怨,不如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的一些小事做起。現(xiàn)在,正是所有人展開行動,激濁揚清之時。
編后語:霧是自然,霾是人為。霧霾來擾,無人能幸免。大氣污染防治,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zhàn)役,不僅需要馬上治理,更需要加快轉變發(fā)展方式,同時也需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環(huán)境天氣我們改變不了,那就調整生活方式,好好保護自己,增強體質,應對霧霾天氣。愛自己從生活點滴開始,從我做起,一起尋回藍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