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樣板市場的五大原則
1.時間性原則:培育起一個樣板市場的時間應該盡量地快
時間就是效率、就是金錢和快魚吃慢魚,是對這個原則的最好解釋。上游的廠商看中這點,經銷商也把它當作是否運作一個產品的重要指標。
2.經濟性原則:這實際上講的是個投入產出比的問題。與這個問題對應的是回報和利潤的保障。
具體投入包含了人財物,也包括了時間和精力。要達到比較高的投入產出比,除了產品利潤體系上的保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針對企業、產品及市場實情,整合營銷資源,找到能夠經濟實效啟動和運作起市場的路子。這是衡量一個樣板市場好壞與否,推廣價值大小的重要指標。
一個企業相關人才的優劣,其產品競爭力的大小,對這個問題有著比較大的影響。
3.地域性原則:不能離公司所在的中心城市太遠,要方便到公司考察的經銷商,親臨當地市場參觀。
在企業以招商為直接目的的樣板市場培育中,有時候,其看的地域性原則并不是這樣的,更多的則偏向于:與經銷商集散地的地域距離,減弱競爭者和競爭信息的干擾力。
4.難題較多與典型化原則:這樣的樣板市場比較真實,可復制性較強,并具有比較大的值得總結、推廣和借鑒的樣板價值。
在問題多的背后,可能隱藏著行業信譽度低,同業競爭過激,經銷商運作不積極配合,網絡體系不健全、鋪貨不力、陳列不力,強勢信息傳播載體少,營銷策略不對路等等具體問題,而在這些問題的背后,都可能寓意著一些更為具體的原因。
要培育起這樣的樣板市場,顯然是存在難度較大、投入較多、所需時間較長的實情的。其中,需要攻克、提煉、總結的東西也比較多。而這些,就是樣板市場實現其成功啟動和運作區域市場之榜樣意義的所在。
5.樣板之中有樣板的原則:一個成功的樣板市場是由許多保障它成功的因素支撐的。如成功經銷商的樣板,終端樣板、廣告促銷樣板等等。這些具體的東西就是樣板中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