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大半生,吳鎮宇拿過金馬影帝,當過兩部電影的導演,但卻一直不溫不火。在他年過半百的時候,他憑電視劇《沖上云霄2》重回“人氣偶像”行列,而《爸爸去哪兒》第二季更讓他與6歲的兒子Feynman紅到發紫。
7月18日,吳鎮宇主演的電影《京城81號》上映第一天,就狂破驚悚片的票房紀錄,53歲的吳鎮宇,人生似乎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我一直都是這樣,從未變過”
對大多數人而言,吳鎮宇是這樣的一個存在——你特別清楚地記得他的銀幕形象——反派,但說起代表作,會先愣一下,遠不如提到郭敬明就接上《小時代》那般熟絡。
事實上,入行三十年的“影帝”吳鎮宇的確飾演過無數反派角色,他精湛的演技時常會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無間道》里倪永孝談笑間便可讓人斃命的狠辣;《古惑仔》里靚坤變態兇狠、歇斯底里讓人壓抑的窒息感;《槍火》里阿來的神經質和眼神里毫不掩飾的末日怒火。因為角色的深入人心,再加上吳鎮宇為人低調,很少曝光自己的生活面,所以不少觀眾心中仍然印著“奸角”的烙印。
對采訪吳鎮宇的記者而言,這樣的印象似乎讓人感到忐忑。但其實不然,面對媒體記者們,他像小孩一樣各種手舞足蹈、采訪過程中大笑十幾次,甚至一度眼眶紅潤,讓人不得不懷疑,這真的是吳鎮宇嗎?
“我一直都是這樣,從未變過。”吳鎮宇皺起眉頭瞪大雙眼,一臉嚴肅地說,跟著自己又大笑起來。每隔幾分鐘,他就會笑一次,笑到用喉嚨抽氣。他的表情夸張,但真實而自然,毫無大明星的矯揉造作;想法依然怪怪的,細究卻頗有哲理。在他并不豐富的港式普通話語言世界里,總能迂回曲折地展現出各種各樣的成長哲學。
這就是生活中的吳鎮宇,與他在銀幕上的大反派形象相去甚遠,卻和《爸爸去哪兒》第二季里的形象如出一轍。
“與其被偷拍,不如把自己展現給大家看”
作為娛樂圈里一個出了名的孤傲不合群、討厭被曝光的人,吳鎮宇會選擇參加《爸爸去哪兒》,著實令人吃了一驚。
“與其被偷拍,不如干脆把自己展現給大家看。”吳鎮宇的回答簡單干脆。在光怪陸離的香港娛樂圈,外界對明星私生活的窺探欲極強,狗仔隊偷拍大行其道。吳鎮宇厭煩了這樣的打擾,而作為父親的他,也希望能和兒子有一段最美好的記憶,于是二話沒說就答應了欄目組的邀請。
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一亮相,所有人都在驚呼自己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吳鎮宇。剛到天坑,當他對著攝像皮笑肉不笑、臉部肌肉淡淡一抽時,當他緊緊盯著騾子一聲不吭時,我們腦海中閃過的劇情應該是吳鎮宇回頭就嚯嚯磨刀,將騾子大卸八塊。而結果,卻是他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自己走下山,還一路碎碎念,跟騾子叫勁慪氣。這樣一個看似冷酷兇狠的男人,瞬間變成了真實呆萌的父親,誰能不大跌眼鏡?但吳鎮宇說,“我有改變嗎?沒有。只不過攝影機24小時拍著你,抽掉了那些拿著筆的媒體,他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吳鎮宇。”
還有這樣一個片段被不斷討論著:第四期節目中,Feynman的臉受傷。他一頭栽進池塘,臉上一條口子滲出血來,吳鎮宇遠遠地看著5歲的兒子,對一旁的編導說“別管他”。后來,他又把兒子抱回來,先教訓了一番,跟著抱在懷里,說到“這個世界上只有(父母最愛)……”卻忍不住哽咽。
這個細節讓很多人感動地落淚,但也有人說他過于嚴厲,吳鎮宇不這么覺得,“我一天能扶他幾次?他走十步就會摔一跤,他的生活就是跌倒、起來、跌倒、起來,我沒有理由要來配合他扶他,所以,就讓他自己在水里思考一會吧。”
“知道鎮宇大哥為什么對Feynman這么嚴厲嗎?因為他今年已經53歲了,Feynman才5歲。他說過,等Feynman18歲的時候,他已經快70歲了,如果兒子不早點獨立,他怕自己不能照顧兒子那么久。” “村長”李銳說,不善表達的吳鎮宇將這份深沉的父愛隱藏于心,但他對兒子的感情,絕對不亞于任何一個父親。
“我教育小孩的方法跟別人不一樣,但是跟每個家長分享他們都覺得是對的。小孩子要抓桌上的東西你就讓他抓,即使他要抓的是熱的燙的,你也讓他抓,他感覺燙了之后就要告訴他“燙”,以后遇到燙的他就不會再抓。有時候我都會發火去罵他,他會被罵到哭,但他哭了我就會去抱他。他的性格就是你罵完他,需要抱他,你要趕快安慰他,他才能夠好好聽你話。”
“要做出點樣子,告訴別人,我行的”
Feynman讓很多人想起上一季《爸爸去哪兒》的Kimi:不善于表達內心,有著長長的頭發,被叫“baby girl”,敏感愛面子。
“他跟我很像,都是不太懂怎么跟人交流。”吳鎮宇不止一次地說過這句話。拿Feynman做鏡子,不失為一個丈量吳鎮宇的好方法。Feynman要強,受傷了不敢回家;要面子,喜歡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門,臉受傷時哭得歇斯底里;不在乎輸贏,可以說是所有孩子中唯一一個只享受游戲過程而不在乎結果的人。
這簡直就是吳鎮宇的縮影。作為演員,吳鎮宇也要強,要面子。上世紀80年代末,他還是默默無聞。沒有多少人知道,他是無線演員訓練班11期的學員,同班同學是周星馳、梁朝偉和歐陽震華。更不會有人知道他連續考了4年才考中,而在考中之前,他剛去體驗生活當了段時間的和尚。吳鎮宇日后無數次拿這段經歷自嘲,“考官問我,為什么要去當和尚,我說,當和尚跟當演員一樣,都需要忘記自己。”
在無線的日子,吳鎮宇也曾遭遇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幾乎將他的耐心和志氣消磨干凈,“拍最爛的電視劇和電影,只為討一點錢維持生活。”
在電視臺跑龍套跑不下去,吳鎮宇輾轉去電影片場,接著跑。演過幾個電影配角,已經有導演跑過來,拍著吳鎮宇的肩說:“你的眼神真的好賤!夠奸又夠賤,我給你安排一個混混的角色演吧!記住一定還要這么賤……”
開始幾次聽這話,吳鎮宇心里滿是厭惡,后來,卻漸漸想通了。“既然出生貧賤,干嗎還要裝清高,怕演賤人角色?!有觀眾肯掏錢看爛片,自然要有演員來演,周潤發不肯,梁朝偉不肯,吳鎮宇肯……”
后來,努力拼搏的吳鎮宇在無線有了一個不錯的管理位置,但內部年會上就覺得洪金寶、曾志偉那撥明星組比自己的職員組光鮮亮麗,加上“跑個龍套都比拿工資高”,于是他毅然決然重新去當演員,并且發奮圖強一年接別人三年的片量,也僅僅是因為“跟吳啟華、陶大宇他們出去,人家都只叫不出我的名字。”
這幾年,他又學著當導演。盡管《自從他來了》、《追影》等導演作品都票房慘淡,但今年年初的《三生之橘子》 “救”了他一把。遭遇過很多挫折,他依然在堅持,他在片中不斷灌輸和傳達他想表達的觀點或道理,希望能做出點屬于自己的東西,“要做出點樣子,告訴那些看不起我的人,我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