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闊的田地,弓背的農民,日夜辛勤的勞作,構成了茫茫天地間亙古久遠的原始意像。如果你到過中國的鄉村,藹藹暮色中立于田間地頭觀察這些農民,心中一定會生出最本真的浩嘆。對于一個農業國家,三農真的太重要,農民問題就顯得更加突出。
今天的農村,很多家庭依然只把耕種作為唯一的生活來源,而且還要抵抗自然風險和多重因素的市場價格影響。要想依賴數元幣角 幣走上富裕,不難想象其發展的難易程度。隨著城鎮化建設事業的不斷推進,農家樂、農家院、農莊之類的旅游業和服務業悄然興起。鄉村富裕,似乎不難,或許已經富裕,或許正在富裕。但是,城鎮邊遠區域經濟等待開發正是實情,所以,中國并非全部富裕,共同富裕,全國富裕,就是富裕了也只是一種表象。城里打工,鄉村消費,手上有錢可以過好日子。一旦“停”下來,還會回到從前,這個停下來就是蓋房子了,子女結婚了,老人生病了等一系列的家庭因素,這樣經濟保障系數就下降了,這些情況,我把它簡稱為“即富”,這個即富在不斷的循環,或許還會更長久。
“即富“的農民心里不踏實,也找不到方向。敢問路在何方,那就是要引導農民走五常大農莊合作社之路,走四川廣安庭院特色經濟之路,走休閑度假城鄉結對之路,走生態農業可持續之路,我們要把全部致富的夢想裝在“大農莊”的概念里。讓希望不是望,夢想有夢源,讓幸福快樂夢醒在身邊。
“休閑度假城鄉結對”農莊模式,是一種新興鄉村農民走上“思想”富裕之路的最好模式。江蘇海安地區的鄉村90年代就很富裕,農民甚至比城里人的日子過得還好。家家戶戶200平米的兩層獨棟加200平米的獨家小院,是連接城鄉宿地的最佳環境,農民把多余的房源,給城里結對的家庭一定期限的使用權,讓他們自我設計空間。城里人在節假日帶家人回到鄉村的家,帶來城里的書籍、報紙、雜志,傳遞知識、傳遞信息,把城里人的生活理念和生活品質,傳遞到鄉村,給村民們帶來快樂享受。城里人下鄉可以享受原生態的綠色食品,可以自己澆水種地,體驗勞作的辛苦,做真正的“農莊主”。城里人可以把村民接到城市旅行,讓他們擴大眼界,增長見識,把中國式的走“親戚”變成城鄉休閑模式。這樣本來富裕的鄉村變得更富裕,更富裕的村民帶領更多的人富裕,讓許許多多富裕的村民有更多的想法,“城市人”也會走出城市。話說鄉村,改變鄉村,讓“農民”幫助農民,讓“農民”扶持農業,投資山區,投資貧困地區開發農業,創造一個又一個新的“大農莊”股份公司,改變土地、山水和農民的勞動價值,實現中國農民的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很大氣浪漫的提出“中國夢”,而“鄉村富裕夢”是“中國夢”最基礎最重要最本質的那部分。本期主打文章“中國大農莊何時到來”列舉了多個快速到來的因素,期待讀者參與討論,并用實際行動踐行“大農莊”事業,實現鄉村富裕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