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素質教育逐漸被社會所接受和認可。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談談在中職語文綜合實踐中如何提高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
關鍵詞:中職語文;學習興趣;課堂氛圍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在中職語文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中職語文教師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的學習中去,才能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成為全面發展的新世紀人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主要途徑。
一、激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創新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中職學校的學生,往往因為自身的學習基礎較差,迫不得已才選擇在中職學校就讀,所以在語文學習中往往非常被動,而且缺乏學習興趣。所以作為語文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也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設計精彩的導語,可以通過豐富的多媒體教學,將語文教學內容通過圖片、音樂、幻燈片甚至電影等形式表現出來。如在進行《走進紅樓》——紅樓夢探究閱讀時,教師可以在讓學生看電視劇1987年版的《紅樓夢》關于林黛玉進賈府這一電視片段,讓學生更加立體地感受到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等人物形象和鮮明的個性特征,充分感受古典小說的語言之美、意境之美,從而讓學生對學習古典小說更加感興趣。
二、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他們積極探索,拓展他們的創新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要相信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學習能力,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要積極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而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動手、動口、動腦、查資料等,教師只是適時地設置疑問引導,使得學生的思維向積極的狀態發展。
如在中職語文“校友職場感悟采訪”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本學校、本專業的一些優秀的已經參加工作的學長來進行采訪,從采訪對象的選擇,到采訪問題如何設計,到采訪后的如何寫作傳記,都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性,讓學生自己找方法、找思路,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真正了解自己專業的就業前景,使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
三、營造民主、和諧的語文教學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是中職語文教學活動能夠正常進行且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的保障和前提。學生只有在這樣輕松、活躍、民主的課堂氛圍中,才會充分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才會主動思考、積極實踐,尋找出創新的思維和方法。
在開展“編演情景劇”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就要重視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引導他們通過多種表演方式和方法來進行表演,而不是教師指定一種,學生簡單遵從的模式。在表演中,教師要多發現并肯定學生的優點,多表揚少批評,尊重學生即使錯誤但是別出心裁的猜想,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和創新精神。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大前提下,中職語文教學必須進行改革,要充分發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將語文綜合教學與社會實踐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真正成為社會和國家亟須的真正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偉娜.試論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對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D].東北師范大學,2011.
[2]陳忠明.淺談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
作者簡介:錢建泉,男,1980.3,大學本科,南通市旅游中等專業學校,研究方向:中職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