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態教育理念下的英語教學是在開放的教學氛圍中,在平等的師生關系下,圍繞以學生為本這一中心點,確立學生能力所及的教學目標,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點撥為輔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教師所要做的,是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去激活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將教材、教師和學生融合在一起,真正達到生態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態教學;教學活動
生態教育理念下的英語教學改變了傳統英語教學機械和灌輸的教學方式,然而,怎樣的英語教學活動才算是生態的呢?
一、讓學生“動”起來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短,是一個好動的年齡。依據這一規律,我們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學生這一特征,讓學生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動起來。這也是注重了學生的生態發展。在活動設計中,我們可以參考TPR教學法,即全身反應法來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的全部感官都參與到活動中來,真正讓學生動起來。比如,在教學蘇教版譯林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動物單詞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畫一畫”的活動,讓學生動手來畫動物;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學一學”的活動,讓學生來學學這些動物的吼叫聲。最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猜一猜”的活動,讓學生根據同學們畫的圖畫,同學們發出的聲音,來猜測鞏固單詞,讓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是感興趣的,也是樂于參與的。這也正契合了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順應了學生生態發展的要求。
二、讓學生“玩”起來
小學生處于愛玩、好玩的年齡階段。在英語教學中,如果能夠將學生的這個天性把控好,利用學生的這一特征來促進教學,不也是生態教學的體現嗎?我們的新課標也倡導學生的“快樂學習”,“玩”也是激發趣味的有效手段。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我們可以考慮游戲這一形式,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英語。比如,在教學蘇教版譯林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動物單詞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What’s missing?這一游戲來鞏固單詞的教學。通過猜猜一張張消失的圖片,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同時,我們也可以采用Do a puzzle這一游戲形式。通過學生將一張張動物圖片拼出的過程,逐步猜測單詞,達到鞏固單詞的目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游戲是激發興趣的有效手段。在教學內容的游戲化轉變中,學生的被動學習逐步轉變成主動學習,生態化的教學也就真正體現了。
三、讓學生“比”起來
小學生好動、愛玩,他們還喜歡比賽。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學科的學習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缺乏語言運用的環境更是讓英語成為學生畏懼,教師頭疼的學科。教師將比賽整合到教學設計中,讓學生因比賽活動的加入對英語學科產生間接的興趣,這也是實現生態化英語課堂的途徑。比賽的形式多種多樣,比賽結果的統計和過程的公正性直接影響學生參與比賽的熱情。教師在比賽活動中都要加以注意。比如,在教學蘇教版譯林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動物單詞的時候,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小組間的比賽:哪個小組說單詞既快又準確。為了體現公正,我并沒有采用搶答的形式來開展游戲,而是采用針對一組卡片閃現的方式開展。在一組完成后,我根據這一組正確的個數登記在黑板上,保證比賽結果的公開。如果出現相同的比分,則每組各出一位同學參加最后的角逐。將比賽與教學結合,寓教學于比賽之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激情,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實現學生生態化的發展。
生態化的英語課堂,生態化的實踐活動就是要遵循學生自然的發展規律,遵循學生的個性發展,做到對學生的因材施教。抓住了這一基本點,任何形式的活動,都是為了這一基本點而進行。我們所要做的,是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去激活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將我們的教材、教師和學生融合在一起,真正達到生態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陸葉.讓我們一起輕松地學習英語.小學教育:教師版, 2011(2).
[2]王金枝.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靈活求變.小學時代:研究教育,2010(8).
[3]焦佩賢.如何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的主動. 科學導報,2013(16).
作者簡介:金燕,女,1986.10生于江蘇蘇州,本科,黃橋實驗小學分校任教,從事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