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作教學一直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在習作修改環節,費時不少,但卻收效甚微。隨著年級段的升高,學習的深入,學生懂得了習作修改的重要性,掌握了習作有效修改的策略,促使學生愛上修改習作,愛上習作。當然,對學生習作有效修改能力的培養需經過長時間有計劃、有意識地訓練,使之成為提升學生習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關鍵詞:中高段習作;有效修改;策略建構
一、小學語文中高段習作修改的現狀
1.來自同學和家長的各種點評海闊天空,但很少有對學生再修改習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2.教師精批細改后發到學生手里已經過了學生寫作“激動期”,大多數學生對老師圈出來的錯別字沒有心思進行訂正,只是盯著自己的習作不動筆,只待下課的鈴聲。
3.許多老師對提高學生習作有效修改能力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課堂里也沒有進行必要的訓練。
二、小學語文中高段習作有效修改策略的建構
策略一:利用課文資源,指導有效修改
1.品評課文練詞句
課文是經過篩選而編入的,是訓練學生修改能力非常好的資源。在學習完課文后,把課文最“出彩”的地方挑選出來,讓學生品評,找出“優劣”處,從中感悟寫作。
【原稿片段】“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人教課標本《祖父的園子》
【老師點評】這一段話太“啰嗦”了,請你們改一改。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興趣盎然地進行修改。
2.賞析插圖練觀察
課文當中還給我們配了很多生動、精美的插圖,組織學生看插圖寫片段,幫助理解課文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如上四年級下冊《觸摸春天》的時候課文就配了一幅很精美的公園圖。
【原稿片段】一個晴朗的早晨,公園里人來人往,盲女安靜正在公園噴水池的花叢中放飛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似乎是在感謝她,對她說:“謝謝你,好心的女孩兒。”
【老師點評】引導學生全面觀察插圖:圖上還有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湊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這些畫面要說什么?
策略二:針對典型問題,指導有效修改
1.描寫粗放練細節
(1)細化動作
學生眼里,一個簡單的動作是由許多分動作組成。教師進行動作分解,讓學生找出相應的動詞,進行片段練習。例如,教師從站定在教室門口到走上講臺站定,學生立刻七嘴八舌地找出了老師所做的動作:站、掠、點頭、走、站定、放下,然后巧妙地利用這些動作,連詞成段:教室里寂然無聲,老師站在門口,贊許的目光從每個人臉上掠過,輕輕地點了點頭。然后快步走到講臺站定,放下書,大聲問:“同學們,準備好了嗎?我們上課了。”老師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所寫片段情節,進行習作的擴寫練習。
(2)增“言”補“色”
缺少語言和神態的描寫,是學生習作中很典型的問題。
【原稿片段】:奶奶每天放學了都來接我。放學了,奶奶又等在校門口了。我出來了,奶奶硬要接過我的書包,背了過去。我們就一起回家。——《等》
【老師點評】放學了,在擁擠的人群中你奶奶看到了你,是什么樣子?奶奶走過來時是怎么拿下你肩上背著的書包的?奶奶對你說了什么?好想知道啊,你能再具體地寫寫嗎?
2.內容平淡練表述
(1)設置困難點
平凡的小事也會有許多的困難,是引起我們心理波動、行為反常的根本,文章寫得不精彩,很大原因是沒有特別的心理變化,沒有值得特別寫的行為表現。
【原稿片段】望望窗外漆黑一片,我便害怕起來。但話已經說出口了只好硬著頭皮往外走,為了壯膽我一路哼歌。眼睛也不敢看其他地方,就怕看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我越走越快,最后是一路跑回了家。——《第一次走夜路》
【老師點評】在這個過程中是否遇到了一些特別的聲響讓你很害怕,最后由走變跑的呢?仔細回憶回憶,然后把自己如何克服這個“困難”寫具體。
(2)心理波折描寫
一件很普通的事如果能把人物內心的波折描述得跌宕起伏同樣可以達到吸引人的效果。
【原稿片段】昨天回家我忘記背課文了,晨間活動老師要抽查課文,我害怕得不敢看老師。今天要抽10位同學,我默默數著。“陸xx!”不是我,“王xx!”不是我……太好了!正當我偷偷樂著時老師叫到了我!我猶猶豫豫地站起來,這時,下課鈴響了!我太幸運了!
【老師點評】在這個一破三折中,你的心情有哪些變化?如果能把你的心情變化寫具體就更好了。
3.主次不分練選材
(1)選取重點
【修改片段】:《一封“遺書”》(片段):我馬上好好打扮了一番,穿上媽媽給我買的新衣服,抱上心愛的洋娃娃,還哭著寫了一封遺書,內容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
媽媽,我喝了墻角的耗子藥,我馬上就要死了。
寫完后,我就閉上眼睛,躺在床上等死。過了一會兒,我被一陣急促的喊聲驚醒。原來媽媽回來看到了桌子上的“遺書”,飛跑過來,臉緊緊貼在我胸口聽聽還有心跳,一把抱起我。這時媽媽看見了墻角的瓶子,走過去一聞,摸了摸我的頭,哭笑不得地說:“你把過期的八寶粥給喝了。你看你,以后可別再嘴饞了。”說完,緊緊地把我抱在胸口。
引導學生放大重點,舍棄材料中無關部分,另辟角度,會有一份意外驚喜。
(2)巧用標題
很多學生在選擇具體事例時容易內容偏離中心。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小標題進行有效修改,這樣能達到理清層次,緊扣中心的效果。
【原稿呈現】《豬八戒》
鏡頭一:沒做作業,好苦呀!
鏡頭二:香香米飯,好吃呀!
鏡頭三:天天打球,好強呀!
【老師點評】天天打球這么熱愛運動好像不是豬八戒的特點吧,換一個更符合“豬八戒”特點的事例會更好。
策略三:不同體裁提供不同修改路徑,指導自改互改
本策略側重引導學生在自改、互改中有效修改。嘗試著針對不同的體裁,給學生提供修改路徑,讓他們沿著這樣的路徑,參考修改說明進行修改,這樣既知道改什么,又知道了改的目標。
1.記敘文有效修改路徑
■
2.應用文有效修改路徑
■
作為工作在第一線的語文老師應該在習作教學中重視有效修改的教學,要在學生的主觀意識中播下有效修改的種子,使學生重視有效修改,并根據實際指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修改,訓練學生的修改技能,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的習作能力。讓學生在有效修改中有所學、有所思、有所悟,讓有效修改成為提升學生習作能力的強大紐帶,成為提升學生語文涵養的一輪紅日。
參考文獻:
[1]章熊.中國當代寫作與閱讀測試[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0.
[2]周培學.有效性小學習作評改初探[M].科學咨詢,2009(3).
[3]薛榮華.兩個“結合”:修改習作的有效途徑[P].吉林教育,2007.
作者簡介:徐蓮君,就職于杭州市三墩鎮小學,小學一級教師,西湖區教壇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