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習作教學中發現學生習作思維的單一性和普遍性,有個性的作文卻很少。致力于建構“紙上談博”陣地,引導學生在“紙上談博”中體驗動筆的快樂,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
關鍵詞:語感;個性思維;真性表達
一、創設“紙上談博”專欄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紙上談博”訓練讓語言積累、語感培養與思維發展融為一體,內容直接源于生活,只要求學生用100字以內的篇幅記錄聽到、讀到、看到的新聞,做到短小、精煉。用“小便簽”的形式粘貼在“特設”的“紙上談博”的紙頁上。輻射開學生之間的話題和評論交流,促進學生各種思維的碰撞。
1.巧設“博書”
準備16開大的硬皮厚練習本,鼓動大家創設個人“紙上談博”的欄目,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個性版頁,模仿“網絡博客”的形式取一個自己喜歡的名稱,在第一個頁面上設計代表自己的創意圖案,再把小小博主的個性介紹或筆名的新創用自己喜歡的“小便簽”形式粘貼在上邊。每個頁面可以根據自己的便簽內容配上小范圍的插圖以作裝飾或是激勵自己和跟帖評帖者。
2.“博書博主”
每周學生發話題不少于2個在自己的“紙上談博”本上,有話題,有言論,就是一個“小小博主”。每周二、四午間課根據學生的內容和話題進行分類,相同或是相類似的話題為一個組,人數不定。個人自薦總結相同類似話題的相同觀點和不同觀點,一個類別組組推薦一個“博書大博主”,把學生的精彩話題或是精妙跟帖進行匯總播報,選取學生們熱議的話題推薦“紙博墻”粘貼小便簽,每兩周跟換一次,前一周的內容歸還到小小博主手中。“博書博主”每兩周變動。
3.博位評比
設立“博位”表格,對于每周的話題和評論進行登記,話題和評論分開兩張表格,每周五傍晚統計一次,評出“話題王”“經典王”“評論王”“辯博王”還有是“路人王”。
二、實施“紙上談博”策略
1.博雜引意
《語文課程新探》中寫作教學的策略提出“寫作不要過多的條條框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讓他們易于動筆,能說出來就能寫出來。”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即使是發發牢騷也是真心的流露。
2.博見廣聞
(1)心情博站
一篇簡短的“紙上談博”最常見也最普通的表達心情,往往都是從一種心情漸漸引出導致這種心情的事件,大多數學生都是用很直白的語言來表達心情。有利于學生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寫文章,要融入情緒,文章才會有感染力。
(2)博采眾議
自從有了這樣的“紙上談博”后,下課就非常熱鬧了,同學們相互傳閱自己的成果,有什么熱門的,新鮮的,搞笑的就開始送上自己的小便簽,或支持或反對,或成為“默言”的路人,便用上自己的小便簽送上自己的“見解”。
筆者看來,一條“紙上微博”引起大家的注意時,尤其是這種簡短的評論語言是言簡意賅非常精煉的,往往具有一針見血的功效,這對于學生增強對語言寫作的駕馭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3.米鹽博辯
學生“紙上談博”對象都是熟悉的人,自然就是談論班級的話題,解決班級里的問題,班級風波大家言論,增強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和文字的凝練度。在潛移默化中,在語言寫作方面增強寫作的目的,在寫作時更清楚我們在寫什么,我們寫這些是為了什么,明確寫作主題是十分重要的。
4.博覽群書
(1)旁求博考
班上喜歡看書,靜心看書的學生多起來了,因為有的學生把自己看書的心得貼在了自己“紙上談博”的空間里,談名著,談武打小說的武打場面……很多人談得很深刻。激發了他們去看同一本書,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有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感覺。
(2)洽博多聞
小組里,大組里都開始相互傳閱,以便更快的速度發自己的想法,吸收更多的話題信息,當看到別人的經典話題時,就可能生發更多不一樣的想法,為自己找到寫博的點。筆者認為: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有了更多的興趣來用手中的筆隨時記下自己的點點滴滴,就會生發更多的異思維。
(3)博大精深
對于一部分寫作水平比較高的學生,這樣的活動無異于是錦上添花,他們不滿足于小便簽,他們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多,已經無法寫下自己的所感所動,于是我鼓勵他們可以直接在“紙上談博”上完成。由于大家交流多了,思維碰撞多了,孩子們在“博文”里展現出很多個性的想法。
5.博聞強識
(1)新博播報
收集“博墻的言論”進行一周新聞播報,自己的博自己播報,筆者認為,小博文訓練應當經歷“找到熱點話題—運用寫作方法—展現精彩評論和話題—提升寫作能力”四個階段,找新聞,寫新聞,播新聞的方式著重讓學生掌握微作文的特點和寫作方法,讓思維和語言優化不斷在練習中激發寫作的興趣,提高作文能力。
(2)沉博絕麗
由于話題和評論都寫在可愛小巧的小便簽紙上,隨時都可以臨時在8開鉛畫紙上粘貼擺放,快一點幾分鐘就能完成一張。要求一大組合作完成一張,組長和組員一起每周五收集精彩話題和經典評論,進行分塊布局,統籌安排。
對高段習作教學中的“紙上談博”創設,到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個性思維的方式,提升寫作構思和語言能力,體會到此法具有操作性強,針對性強,指令性明確,效果比較明顯的優勢,喚醒了學生的寫作靈感。
參考文獻:
[1]盛群力.教與學的新方式.浙大出版社,2007(7).
[2]劉濟遠.新課程小學作文導寫藝術[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3]張化萬.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價值取向與實施策略[J].上城教育研究,2004.
[4]陳文舉.習作教學如何張揚小學生個性[J].小學語文教學, 2003(11).
[5]徐禮邦.摭談小學個性化作文教學[A].力邦在線,2005.
[6]陳素芬.個性化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A].陜西教育,2005.
作者簡介:董云霞,女,1979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浙江省臨安市晨曦小學,研究方向:小學中高段作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