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方法。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多方面著手,積極開展有效預習,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預習;能力;發展
預習是學生在已有知識能力的基礎上自覺運用各種學習資源,在課前有目的、有計劃地主動了解、感知、獲取新知識的過程。在教師指導下的有效預習,不僅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而且通過預習的反饋更有助于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開展有效預習呢?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預習任務要做到明確具體
教師要在學生進行預習之前,認真鉆研教材,深刻把握教材,依據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情現狀先行設計并明確提出預習的具體任務。一句話,就是要讓學生在預習中有目標和方向。比如,NSEFC Book 4 Unit 2 Sightseeing in London的課前預習任務就可設計為:
1.復習NSEFC Book 3 Unit 5 “The True North” from Toronto to Montreal,回憶Toronto和Montreal這兩個城市的主要景點和特色。
2.運用查讀法列出Sightseeing in London中所提到的倫敦的主要景點。
3.思考兩篇文章在話題、體裁以及語言風格上的相似點。
二、預習作業要尊重個體差異
教師在設計布置預習作業時,應在充分了解班級學情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學習動機等個體差異,設置有梯度、有彈性的預習作業,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此,教師可設計ABC三個層次的預習作業,分別照應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的學習需求。比如,NSEFG Book 6 Unit 5 The band that wasn’t第一課時即可將生詞和課文的朗讀、詞匯的英漢互譯、根據課文內容填空等基礎知識學習作為必須完成的A層,將詞匯拓展、歸納課文大意等有一定難度的作為鼓勵完成的B層,而難度更大的則作為選擇完成的C層。這樣,既可使學優生、中等生從預習中感受到挑戰和激勵,更能讓學困生從預習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三、預習方法要注意靈活機動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課程目標和要求、任務和內容等的不同,指導學生靈活運用不同的預習方法,使預習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通常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朗讀識記法
朗讀和識記是英語學習的最起碼要求,也是最常用的預習方法。它要求學生通過反復拼讀能記住所學生詞,通過多次試讀能流暢朗讀所學的生詞、句型和課文,并能初步理解和熟悉課文內容。在預習時,可要求學生采用“測—查—聽”的方法解決閱讀過程中不懂的生詞和詞組,利用上下文、構詞法等先猜測它們的意思,然后借助課后的單詞表和英語字典查出其意思,并鼓勵學生歸納記憶單詞的技巧和方法,這樣,不少學生都能發現所學單詞常見的構詞法,通過自己的領會和歸納,單詞就會記得更牢,從而也就為進一步的學習打開了通道。
2.閱讀理解法
學生按照教師的指引進行課文的整體閱讀,側重于認知課文本身包含的信息材料、了解文章大意等。如在預習Travel journal時,學生可按照Fast reading, Careful reading, Discussion等閱讀步驟對課文進行自主閱讀,并完成預習作業中Answer the question,Choose the best answer,Summary和Retelling等練習。由于學生提前閱讀,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師就可以更充分、高效地組織展開課堂教學。
3.發現問題法
在預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疑難困惑,這正是預習的深化。課前預習時,要求學生對一時弄不懂的詞語、句型、新的語法現象做上記號,然后帶著這些疑惑去聽課,并在課堂上得以排疑解惑,學習效率會得到明顯提高。
四、預習評價要充滿鼓動激勵
既然布置了預習任務,就必須加強督查和評價??梢砸暰唧w情況采取學生自查、學生互查、教師檢查等不同形式,教師對于預習較好的要給予充分表揚,對不重視預習或者預習效果較差的既要嚴肅指出、耐心引導,更要熱情鼓勵,要讓學生在檢查評價中明確自己的優劣和長短,增強預習的積極性、提高預習質量、不斷實現有效預習。
總之,良好的預習是課堂教學的美妙前奏。只有真正落實預習環節、積極開展有效預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才能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伍小青.新課程中英語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05(12).
[2]徐洲洋.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的必要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