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作為信息時代的主旋律,給社會生活以及發展都帶來了希望,對于教學,創新具有很大作用。數學作為基礎性學科,對學生邏輯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大影響。結合我國初中數學教學,對教學創新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創新
創新作為推動時代發展的力量,它是將被動變成主動的有效方式和手段。目前,隨著教育改革以及策略的滲透,衡量學生能力的指標逐漸向創新能力轉變。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主要方式,創新不僅是對教學手段提出的要求,以確保教學全面創新,同時也是現代化教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思想空間、運算能力和邏輯能力的引導,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創新技能與思維。
一、初中數學教學創新存在的問題
數學作為基礎性學科,對學生邏輯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大影響。從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來看,還存在很多問題,有待完善和加強。
首先,表現在教學方式上,很多初中數學教學還沒有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不僅內容陳舊、單一,在方式上也欠靈活。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津津有味地講著,成為教學的主角。學生在很少發言的情況下,學習越來越被動,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很難得到實質提升。
其次,照搬與借鑒現象嚴重,根本沒有整合實際情況。在教學中,雖然需要借鑒,但是不能盲目借鑒,不切實際的工作,只會影響教學成果。例如,教學基礎好的班級得到的創新方法,并不一定適合教學一般的班級,這就要求教師學會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數學作為一門基礎知識特別重要的學科,基礎知識直接影響創新能力,如果學生缺乏基礎積累,創新思維就很難得到展現。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權衡各個知識點的重要性,并且將其連貫起來。
二、初中數學的創新教學方法
1.打破傳統觀念,提高探究精神
傳統的教學多采用題目講解的形式進行教學,所以課堂內容單一、枯燥,學生學習興趣普遍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將教學和生活實際有機整合起來,及時調整和生活實際脫節的內容。對于課堂安排,除了要彰顯教學難點、重點外,還應該巧設情境、問題,幫助學生開發創新性思維。通過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幫助學生打開思維,為學生營造出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
從教學經驗來看,有時將原因和結果變換,結果會反過來影響原因,并且得到新的啟發與知識。如:在平行四邊形判定中,老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判定四邊形性質,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平行、相等、相互平分,然后再問什么條件下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這樣學生就能在定義理解外,對其進行新一輪的探索。這樣不僅能提高逆向思維能力,同時也是獲取新知識,增強探索能力的有效方法。
2.強化開放性教學,培養創新能力
自新課標實施以來,教育部門強烈要求教學方式的革新,在打破封閉式教學的環境下,提高開放式教學的成果。開放式教學,是在學生為教學主體的環境下,有目的地培養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以激發學生主動想象、發現、探索,最后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過程。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很強的科目,它對開發大腦智力,培養創新能力具有很大的潛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已有的教學設施與條件,鼓勵并引導學生參與,提高學習主動性。
3.增強角色轉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為了提高創新能力,教師必須為學生營造和諧、輕松、民主的教學環境。從教學實例來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課堂教學成果具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新課標實施以來,以人為本被提上了重要的教學位置。因此,在現代化教學中,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空間,用公平、寬容的心態對待每個學生,在尊重不同學生思維觀點的同時,給予其足夠的創新空間。為了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通過鼓勵學生上臺講課、講題等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加強師生互動。
4.增強課外活動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每個人心里都希望自己是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在教學中,只有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才能提高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必須充分利用教學設施與手段,從激發學習興趣,貼近實踐生活出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中學數學教學作為一項艱巨、繁雜的工作,它對現代化人才培養以及后續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必須根據實際問題,加強經驗總結,探索適合不同學生的教學方法;通過加強師生互動,鼓勵質疑和思考,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仇書芹.探析初中數學創新教學設計的核心問題[J].中國職工教育,2013(6):126.
[2]邢志剛.淺談初中數學創新教學方法[J].學周刊:A版,2013(3):47.
作者簡介:李平,男,出生年月:1975年1月,本科,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教師進修學校,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