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科學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地從課本上和課堂中開始學習包括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的相關內容的途徑,小學生在面對各種有趣的科學現象時總是充滿了好奇心。以小學科學教學為例,對圖景教學的意義和作用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學習效率;思維能力;素質教育
一、小學科學圖景教學的理論基礎
1.圖景教學的相關概念
圖景:畫面上的景物、景況。
科學圖景:以“圖景”為基礎,以科學概念和規律為依據,與科學過程相關聯的、清晰正確的動態情景。
2.小學科學圖景教學與教學原則的聯系
(1)科學圖景教學與直觀性原則的聯系
直觀性原則指的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和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這些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讓學生從中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掌握知識。
(2)科學圖景教學與啟發性原則的聯系
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思維,積極探究,主動學習,自覺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科學圖景教學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的聯系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就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和實際的問題上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茖W圖景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知識,最重要的還是讓學生運用學習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3.小學科學圖景教學的意義
首先,運用科學圖景教學,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智力能力得到發展。其次,圖景教學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再次,科學圖景教學能充分發揮科學教學靈活性,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養。所以,合理地利用科學圖景教學的手段和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每一個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的。
二、小學科學圖景教學的作用
1.運用科學圖景教學,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學生對自然的認識首先是通過視覺感受器接收周圍多樣的圖形信息,然后再將具體的形象信息編碼成為抽象的數字信息。人類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互相交流,也是逐步將象形文字轉化為各民族的文字。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若能將抽象的文字、數字信息轉化為具體的圖形和圖景信息,有利于學生展開自己的思維,降低學習科學的難度,提高學習科學的效率。
2.運用科學圖景教學,有利于學生發展思維活動能力,掌握科學學習的方法
許多學生反映科學難學,反映上課“一聽就懂”,而“一做就錯”。教師可以通過科學圖景教學,建立圖景分析問題,然后一步一步地深入,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將解題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轉化為自己的解題過程,逐步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定勢,最后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3.運用科學圖景教學,有利于教師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科學圖景教學的開展,將科學學習中的直觀對象用圖景的方式表現出來,為這些現代化教學手段提供了用武之地,可以將操作比較復雜、準備比較麻煩、實驗時間較長、實驗現象不明顯的實驗用演示的方法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不僅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科學知識,更可以促進教學手段的發展。在給學生提供信息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運用科學圖景教學,有利于全面地將應試教育轉化為素質教育
運用科學圖景教學,能提供給學生研究科學問題的方式和方法,解決初中學生厭惡運用題海戰術的問題,大大減少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學習負擔,使學生在分析科學習題的過程中,養成一題多解的習慣,發展科學思維,研究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當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即使所做習題已經遺忘,但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維品質不會遺忘,還有可能會在工作實踐中得到一定的應用,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從而起到素質教育的作用。
三、總結
通過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小學科學圖景教學是與教學原則相聯系的,從聯系中我們可以看到科學圖景教學對小學生學好科學有很大的幫助。所以科學圖景教學的意義不容忽視,首先,運用科學圖景教學,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智力能力得到發展。其次,圖景教學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再次,科學圖景教學能充分發揮科學教學靈活性,提高小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所以,合理地利用科學圖景教學的手段和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每一個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的。
2.在教學中運用圖景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利于學生發展思維活動能力,掌握科學學習的方法;有利于教師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有利于全面地將應試教育轉化為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周曉萍.利用物理圖景教學培養物理思維能力[N].物理教師,2004(4).
作者簡介:吳關明,男,出生于1989年9月,本科,就職于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小學,研究方向:小學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