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教學已成為時代的需要,課堂中創設情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具體運用何種情境教學法要靈活,從而為高效數學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音樂;圖畫;視頻;事例
高中思想政治課理論性強,專業術語多,而新課程要求“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情境教學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在教學實踐中我做了以下一些嘗試:
一、播放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是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偉大的天然之聲。如果能把音樂語言和語言文字溝通起來,教學中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在這種聯覺的情感中,激發起聯想與想象的活力,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講“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這一教學內容時,先播放歌曲《國家》,激昂的音樂所創設的教學情境,給了學生無限遐想的空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感而發,進一步認識到國離不開家,家也離不開國,國與家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關系。該音樂情境的創設既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接受了所學知識,從而明白整體由部分組成,部分離不開整體,整體與部分是緊密相聯,不可分割的。在這里音樂所創設的教學情境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音樂是形象思維,政治課的內容是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融會撞擊所產生的教學效果是很明顯的。
二、運用圖畫、視頻,創設直觀動情的情境
思想政治學科中的概念、理論、觀點一般比較抽象、枯燥,教師可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豐富的圖畫資源和課外一些適當的圖片、圖板、掛圖、視頻等創設教學情境。如在講授《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這一內容時先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幅精美的圖片,在這里每幅圖片就是一個鮮活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富與寬廣,讓學生在探究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回答,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理解并接受教材知識。
三、精設生活情境,促進學生積極參與
中外教育名家的經驗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加強教學與社會生活的融合,使生活融入教學,使教學走進生活,使學生學會生活。可見,在課堂上精心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到親切、自然、真實、可信,更容易啟迪學生對問題的主動探究和思索,從而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提高認識水平。
四、巧用事例,展現深化情境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常規武器”就是事例。通過運用事例,把書本上的知識同學生關心的身邊的關注點、興趣點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消化理解學習的內容。
如在講維護國家主權問題時,可列舉美國對伊拉克戰爭。就此引導學生討論美國近些年來對一些國家的行為就是干涉別國內政,侵犯別國主權的行為,老師因勢利導,激發學生的愛國之心。這樣不僅使學生在激昂的精神狀態下完成了學習任務,還能培養學生關心時局、學以致用的精神。
五、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角色情境的營造是指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教師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讓學生扮演角色。如在講“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這一教學內容時,課前,在授課班級中挑選四位同學,扮演角色,排練小品《下雪天的故事》,在課堂上,通過小品的表演激活了學生的學習興奮點,他們自然成組,積極主動地探究,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分析綜合的基礎上得出正確的結論,掌握了教材的主干知識。可見,教學中創設角色情境,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表演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總之,創設情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以上是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主要方法。學無定法,教無定法,課堂教學中具體運用何種情境教學法,需要教師根據學生認知特點、發展規律、教材的不同內容及教師自身等具體情況與條件,靈活運用,從而創設出適合學生而又富有感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逐步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和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葉偉民.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情境創設中的幾個結合點[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10).
作者簡介:張淑萍,女,出生年月:1971.11,本科,就職于寧夏鹽池高級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