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可見,情感教育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和目的。所以,身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將教給學生正確的祖國語言文字和情感教育有效結合起來,以使學生養成良好品質和健全人格。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語文教學;氛圍
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際經驗,從巧設課堂導語、創設教學情境、開展實踐活動這三方面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作詳細論述和探究。
一、巧設課堂導語,營造情感氛圍
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感情,也都有作者獨特的寫作背景。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可根據文章具體內容,在課堂的開始環節,向學生表述此篇文章所表達的豐富情感,以營造出濃厚的情感氛圍,叩響學生的心扉,使學生在情感的調動下,去學習和理解文本內容。
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中《天鵝的故事》這篇文章時,上課伊始,我對全班同學說:“同學們,不管是在電視上,還是在動物園,相信你們都看見過天鵝的身影,那么在你們心目中,天鵝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美麗、高貴、純潔、高雅……”學生爭先恐后地答道,“不錯,看來天鵝在大家心目中是美麗、純潔的象征,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主人公就是一群天鵝,講的是這些天鵝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鵝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體去破冰的故事。學完這篇課文,你們會對天鵝有另外一番深刻的認識。”聽罷,學生都睜大了眼睛,凝神專注地看著我,于是,我借助這個時機,開始了課文的講解,學生都聽得十分投入,尤其在講解天鵝破冰的場面時,學生更是表情嚴肅,眼睛眨都不眨地看著我……這樣,我通過在課堂起始環節精心設計導入語,營造了濃厚的情感氛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都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并深刻體會到了天鵝團結拼搏、勇敢奉獻的精神,培養了他們愛護珍稀動物的思想感情,自此也達到了我們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小學生年齡小,身心發展不成熟,且認知能力缺乏。有些文章中所蘊含的作者情感如果我們僅用口頭語言向學生去傳遞,學生恐怕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這時,我們就可借助一些外在手段,創設與課文內容情感相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飽含激情的狀態下進入文本的學習。
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中《九寨溝》這篇文章時,我就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了教學情境。因為多媒體技術融聲音、視頻、動畫、文字、圖像等于一體,在講解過程中,課文中所描寫的九寨溝美麗的山水美景以及靈幻的珍禽異獸,都以逼真、形象、生動的方式出現在了學生面前,學生也都深深為眼前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并不時對眼前畫面發出各種感嘆……這樣,我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直觀式教學情境,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九寨溝的美,激發了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開展實踐活動,進行情感教育
對學生進行豐富的情感教育,光是靠教材中百十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應將情感教育延伸到課外。比如,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細選的佳作,在學習了這些課文之后,我們應帶領學生沖破課文的界限,將學生思維引向文外空間,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
比如,在學習了二年級下冊中《歌唱二小放牛郎》這篇文章之后,我們可以開展“看三部優秀愛國電影”“讀三篇優秀愛國文章”“背三首愛國詩詞”等活動,讓學生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珍惜現在的學習環境,好好學習。
總之,面對語文這門極具人文精神和情感內涵的學科,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和學生心理特點,采取各種有效方式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使學生心靈得到不斷凈化,從而使學生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秦秀民.對小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關系的探討[J].學周刊,2013-02-15.
[2]程國雙.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理念與實踐[J].現代交際,2013-04-23.
作者簡介:王賢松,男,本科,就職于江蘇省豐縣華山鎮中心學校,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