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小學英語建構開放化課堂為學生提供自由快樂學習情境作探析,旨在闡述該種模式對活化教學過程和方法的導向作用。圍繞開放課堂建構注重情境創設、合作交流和模擬生成等有效激活學生學習認知潛能,提高英語學習主動性和激情。探討開放化課堂教學利于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滿足多元化發展需要。
關鍵詞:和諧情境;合作交流;角色扮演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強調,運用合作探究、互動交流等實踐體驗的方式來活化教學過程,能在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強化理解體驗。為學生建構開放英語課堂,一方面,能有效活化課程資源,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學習過程中主動學習和運用英語;另一方面,能使得學生將學習認知過程轉化為主動實踐運用,快樂享受英語學習過程。學生自由快樂地學習英語能豐富學生情感態度,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健康發展,提高學科綜合素養。
一、創設自由和諧情境,引導主動學習
依據學生英語學習的內在需求,為他們創設富有情趣、自由、和諧的情境,能在激活他們主動學習激情和興趣的基礎上,更好增強他們的學習體驗。這樣的情境運用,能使得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學習,強化認知感悟。
創設自由和諧情境,體現了英語的交際性和人文化,能幫助學生在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情境中激活自身的學習思維情感。自由和諧情境創設,應在體現學生主體學習認知需要的基礎上,突出情境的趣味化和自由化;優化教室、學習道具等設計,多設計圓桌、情景再現等形式來激活學生的認知思維,引導學生在寬松、和諧的學習情境中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能,深化理解感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感知,嘗試運用多樣化的語言表達形式予以呈現,幫助他們在主動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深化理解感知,提高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滿足學習的發展需要。自由和諧情境創設能更好增強學習的認知體驗,有助于幫助學生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主動學習和深入感知。
二、建構合作交流模式,深化認知體驗
英語課程強調任務型教學原則運用就是要讓學生在有效目標任務的指導下更好地進行互動合作。改變傳統的教師講解和學生傾聽的模式,讓學生在彼此合作互動的過程中形成身臨其境之感,更能激活學生認知思維,豐富他們的表達情感。
在建構互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妨圍繞課程教學內容要點,尤其注重重點和難點,鼓勵學生在自愿選擇組合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組合搭配學習小組,讓他們有一定的整體學習團隊,便于互動交流;關注學習任務設計的差異性和多樣化,鼓勵他們在相互討論、爭辯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嘗試運用多種形式充分表達自己的思維感知,將閱讀學習升華為理解感知;教師應主動參與學生的討論交流過程,指導他們嘗試運用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學習思維感知。合作互動探究能給學生提供更為輕松自由的學習情境,幫助他們獲取豐富的認知情感。
三、嘗試角色模擬表演,提高語用技能
運用角色模擬的形式來豐富教學過程,能使得學生的思維情感更為活躍。角色的模擬運用,能使得學生在主動進入角色心理世界的過程中發現更多學習問題,讓他們在彼此交際過程中提高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水平。通過這樣的形式來進行角色模擬,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運用技能。
通過角色模擬來強化認知,能給學生提供更為生動活潑的學習形式。在教學中,教師可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喜好,自選角色進行模仿表達,像Mr. Green、Su Hai、Liu Tao等,幫助他們深入學習感知;鼓勵學生根據學習內容情節自由調整語言表達方式,建議學生通過對話交流、演講表達、爭辯競賽等方式來主動交流,使得英語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情趣濃濃,富有認知情感。通過這樣的角色模擬表演,能使得學生的英語表達技能更具有多樣化。
總之,建構開放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富有情境和情趣的學習氛圍,能使學生不斷激活自身的學習潛能動力,在和諧的情境中主動學習和自由探究。為學生快樂地學習英語提供豐富的外在環境支持,更利于促進學生英語綜合學習能力的形成。
參考文獻:
張宏敏.構建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教學課堂[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4).
作者簡介:徐俊,女,出生年月:1982.08,學歷:本科,就職于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氾水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