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不僅能培養學生感悟語言、領會文意的能力,還有利于幫助學生增長見聞、開闊眼界,同時形成終身閱讀和學習的行為習慣和能力。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因此,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閱讀興趣;閱讀方法;閱讀習慣
魯迅先生在總結自己寫作經驗的時候,只是簡單地這樣說:“哪有什么經驗,無非是多看了幾本書罷了?!笨梢婇喿x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于處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生而言,好的閱讀習慣和愛好會讓他們受益匪淺。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特別重視對學生進行正確、有效的閱讀能力培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培養小學生濃郁的閱讀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學生從事任何一項活動的內在動力。學生只有有了閱讀興趣,學習主動性才能被調動起來,產生永久學習的動力。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主要表現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1.精心準備,做好課堂導入,調動學習興趣
萬事開頭難,教育工作亦是如此。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一上課就是照本宣科,主謂賓,定狀補,枯燥無味,難免會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閱讀水平停滯不前,甚至逐漸退化。學生經過了課間10分鐘的喧鬧之后,在課堂的伊始,思緒活躍,難以集中。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之前,對課文和教材中的相關資料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設計,在課堂導入時,可以增添一些趣味性較強的講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讓學生對課文充滿幻想和期待,這樣的閱讀才會更有效,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在不知不覺中提高。
2.巧用現代化輔助手段,增添閱讀趣味性
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當下教學的主流,它不僅完善了傳統教學方式,更加省時、省力,還提高了教學質量,更加高效、實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也應當利用多媒體的優勢,為我們的課堂增光添彩。通過聲音、影像,生動、直觀地展示文章的意境和魅力,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品味語言之美。
3.舉辦各種主題閱讀競賽,激發閱讀興趣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各種節日、班會、課外活動,定期舉辦一些主題閱讀競賽,例如,故事大賽、成語接龍、最美詩篇、書蟲評選等等,以此來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和興趣。與此同時,要對競賽中取得進步的學生給予鼓勵,增強他們的閱讀信心和熱情。
二、教給小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得法者如魚得水,無法者如瞎子點燈?!遍喿x亦是如此,學生有了學習興趣,還要具備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在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事倍功半。
1.指導學生正確篩選讀物
小學生好奇心強,但是由于他們年齡小、閱歷少,對于各種讀物好壞的鑒別能力較低。面對課外形形色色的課外讀物,學生或是信手拈來,或是好奇使然,很有可能接觸到一些負面的、不健康的讀物,對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時,不僅要給學生推薦一些思想健康、積極向上、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幫助的課外讀物,而且還要教給學生正確篩選讀物的方法,譬如說,選擇一些與課文內容和作者相關的讀物等;抑或是選擇一些符合自己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的課外讀物。
2.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閱讀包括有速讀、略讀、精讀和摘讀。速讀,即是要通過對文章題目、序言、首尾、課后問題的大致閱讀,帶著問題進行文章閱讀,了解全文的性質、內容和規模;略讀,即是要簡要瀏覽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勾畫生字生詞;精讀,即是要準確抓住文章重點詞句,細細揣摩,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摘讀,即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摘抄相關的內容和重要詞句。同樣,學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在課本上一邊讀,一邊標注。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將閱讀方法教給學生,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需要,學習和選擇不同的、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3.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閱讀習慣
閱讀不單單是為了休閑、娛樂、消磨時間,更重要的是要從書本中得到知識的拓展,情感的豐富,思想的熏陶,這也就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能只是停留在文章字面意思的理解和對故事情節的熟悉,而是應當邊讀書,邊思考,思考文章是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這么寫,這樣寫又有什么好處等等,自問自答,養成邊閱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4.培養學生勤做筆記的閱讀習慣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眴渭兊匾揽款^腦閱讀來提高語文水平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當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可以是對文章中優美的字、詞、段的摘抄,可以將感觸較深的地方進行圈畫,添加備注,也可以是對文章大意的概括總結,編寫提綱,還可以是文章的讀后感等等,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看書”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石雪莉.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中國教育科研與探索,2006(4).
[2]劉天玉.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加強閱讀訓練[J].世界教育,2006(8).
作者簡介:陳必群,女,出生于1964年8月,大專學歷,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就職于貴州省都勻市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