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量,開闊學生的視野,而且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以及審美能力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思想,采取恰當的方式充分展現閱讀的價值,以確保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閱讀;價值;最大化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材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可見,閱讀的過程對學生健全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通過分析語文閱讀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發揮閱讀的價值兩個方面來確保閱讀教學質量的高效實現,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少閱讀的興趣
布盧姆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對于現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喜歡看各類小說,但是,并不熱衷閱讀,對閱讀缺乏興趣,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效率的提高。
2.為了閱讀而閱讀
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面臨著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時間緊是他們常常說的一句話,所以,幾乎很少有時間去閱讀,導致大部分學生是為了閱讀而閱讀,沒有自主性,閱讀的目的就只是為了應對考試,為了解答試卷上的閱讀理解題目,這樣的思想會嚴重影響閱讀價值的實現。
3.閱讀量少
對于高三學生來說,閱讀面窄、閱讀量少,大部分學生的時間都放在了做練習上,閱讀時間也就是翻翻教材中自己喜歡的文章,這是不利于學生閱讀效率的提高的,也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閱讀價值的實現。
二、如何發揮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1.借助語文閱讀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是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閱讀價值的重要體現。所以,在語文閱讀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要讓學生在閱讀思考中感受文本中所蘊含的美,進而使學生在感悟中獲得美的體驗。
例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時,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也為了讓學生體會人物美,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一下在該文本中你最喜歡哪個人物,說說自己的看法。比如:有學生對“王熙鳳”鳳辣子的形象進行了鑒賞,該學生認為,王熙鳳是最能適應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的,除了形象美外,能力也是非常強的。同時,作者百字內就能將一個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就把一個活脫脫的王熙鳳展現在了人們的面前。可見,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在對人物的評價中,學生的鑒賞能力以及審美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2.借助語文閱讀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閱讀理解試題在語文考試中占據相當大的比例,是考查學生綜合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部分。但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僅是單純地讓學生進行無休止的試題練習,這樣只會給學生增加課業負擔,并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進而最大化地實現閱讀的價值。
例如:幫助學生養成帶著問題閱讀的習慣。如:在閱讀《雷雨》時,我首先讓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①文本中主要描寫了一件什么事?②自主選擇文本中的任何一個任務,給予評價。③題目為什么要以“雷雨”為標題?等等,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這些問題,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閱讀后的感悟進行整理,這樣才能真正為閱讀價值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3.借助語文閱讀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
閱讀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的重要方式,對學生健全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閱讀《陳情表》時,有人說過讀李密的《陳情表》不流淚者不孝,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體會到筆者筆下的那份至真至情的親情和忠情呢?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我首先引導學生試著進行翻譯,之后,將自己“穿越”到李密的身上,親身去感受當時筆者的心情,進而使學生真正理解文本中所描述的那份忠孝,最終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感恩。
總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充分發揮語文閱讀的價值,要讓學生的整體水平借助閱讀這個平臺獲得大幅提高。
參考文獻:
林曉瓊.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自主性[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