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講評課在知識結構的梳理、重難點知識的分析與運用,新舊知識的聯系等方面都能給學生極大的幫助。一堂好的講評課要求:重視講評課,鞏固和深化已經學習的知識;講評目標明確,針對性應強;發揮主體性作用,教師重在點撥啟發;及時評講、趁熱打鐵;多鼓勵少批評。上好講評課能使課堂更豐富、高效。
關鍵詞:目標明確;主體性;及時;少批評
作為一名中學教師,除了上好常規課以外,對于講評課我們也不能等閑視之。講評課在知識結構的梳理、重難點知識的分析與運用,新舊知識的聯系等方面都能給學生極大的幫助。那么,如何上好一堂講評課呢?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課堂設計。
一、重視講評課,鞏固和深化已經學習的知識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往往忽視講評課,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1.拖三拉四,講評不及時。
2.準備不足,講評隨意。
3.平均用力,沒有重點。
4.不重視過程和方法。
5.單講獨評,不聯系實際。
以上5種情況都是不重視講評課的表現,最終使得講評課單一枯燥,學生在學習中知識得不到深化,逐漸失去對講評課的興趣。所以在考完試后,針對學生的考試情況,認真分析,結合學生失分的實際情況,重點解決學生考試中容易出錯的問題,這樣才能提高講評課的質量,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二、講評目標明確,針對性應強
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根據目標設計教案。首先要分析試卷,看看學生的得分點在哪里,失分點在哪里,為什么會失分,找到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學目標。在考試中,可以根據題型來歸納學生在考試中容易犯的錯,只有針對學生考試中失分率大的題進行重點講解分析,并輔之以變形練習,才能重點分明,難點透析,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才能提高。
三、發揮主體性作用,教師重在點撥啟發
一般講評課的做法是試卷發下去后,學生先自己糾錯,然后老師講評,并且老師一講到底,學生養成了一種依賴的思想:等老師講,學生才改。這次梓桐路學校胡艷老師的一堂講評課,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她的做法是分小組查找做題的錯因,每個小組完成一個大題的糾錯,然后小組派代表上黑板展評,這樣使每個學生都投入到糾錯的學習中去,然后教師對學生講評不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這樣學生的難點問題就解決了。
四、講評課要將講清知識、傳授解題辦法和提高學生能力統一起來
在講評時,教師應抓住典型的范例,幫助學生剖析在解題過程中的種種失誤情況,同時傳授正確的解題方法;要就題論理,以小見大:通過典型的題目,聯想其他相關的問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對培養學生解題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五、及時評講,趁熱打鐵
試卷及時批閱后,學生對自己的考試成績很關心,老師就應該及時分發試卷、及時評講,如果不及時,學生就很容易忘記考試的試題,想不起錯題是怎么做錯的,所以及時評講效果會更好。
六、多鼓勵少批評
學生是夸大的,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但犯錯了,學生往往希望老師不要當眾諷刺他們,每個學生都有自尊心。所以學生有做錯的地方,我們老師盡量不要指名帶姓地說是某某學生這樣做的。不論學生的成績如何,教師在講評時要以鼓勵為主,這樣既給下面的講評打下基礎,又給今后的學習鋪平道路。
七、講評課要充分發揚民主的作風
教師在講評時主要按照參考答案講評,但對于主觀題的講解不應拘泥于參考答案,特別是現在的高考題越來越開放,教師在上講評課時,除了向學生講清楚參考答案之外,還要對學生在答題過程中一些合理的、具有創造性的答案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
教學是一門藝術,只有在教學實踐中才能真正提高和升華。上好講評課,能體現教師對教學的整體把握和靈活運用的能力,認真對待每一堂講評課,你的課堂就會更豐富多彩,高效精致。
參考文獻:
左川.多種教學方法 構建高效課堂[J].新課程,2014(6):31.
作者簡介:夏克禮,男,出生年月:1974年2月,學歷:本科,就職于四川省瀘州納溪英才外國語學校,研究方向:初中歷史學教學。
潘邦會,女,出生年月:1976年5月,學歷:本科,就職于四川省瀘州納溪英才外國語學校,研究方向:初中數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