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生不再喜歡學習語文,究其原因,原來是怕背誦課文,特別是文言文。如何讓背誦不再成為學生的苦惱呢?
關鍵詞:理解記憶;限時背誦;提綱背誦;強化重點
許多學生進入初中后不再喜歡學習語文,究其原因,原來是怕背誦課文,特別是文言文。對于文言文閱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可是文言文和古詩對于許多學生來說既難理解,又難記住,加上許多教師不給予正確的方法指導,久而久之學生提起背誦就苦惱。那么一篇課文該如何背誦,在什么時候背誦呢?教師該如何指導背誦,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理解記憶
對于一篇較長的文言文,學生拿到手就感到害怕,這時候教師一定不要心急,讓學生一下就背出來,而應指導學生把大困難化成小困難,化整為零。先讓學生讀熟,然后自己對照注釋理解課文,遇到不會的組內討論或者請教教師。在對課文大致了解的基礎上再多讀幾遍課文,這時教師再帶領學生賞析課文。賞析之后對課文已相當熟悉了,背誦起來就已不再是困難的事了。教師再適當地把課文分成幾部分讓學生逐步完成任務,如,《送東陽馬生序》全文就兩段,即使學生一段一段背誦也很困難,于是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帶領學生分析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學生理解之后我給學生劃分四個階段進行背誦,第一個階段背誦作者幼年階段的學習情況,第二階段背誦之后請教老師的內容,第三階段背誦從師求學吃、住、行的艱難,第四階段背誦與同舍生的對比,這樣一篇文章本來兩大段看起來很多,被劃分成四小段再加上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學生很快就能熟背成誦了。
二、限時背誦
對一篇短小的古詩最好的方法莫過于限時背誦,如,背誦《贈從弟》,如果不限時背誦,有的學生一個早讀課40分鐘搖頭晃腦也不一定能背下來,這首古詩簡短易于理解,我限時學生5分鐘完成,因為限時背誦學生要更投入更緊張,更集中注意力,且5分鐘及時提問,學生有很大的表現欲望,所以更愿意認真背誦,往往5分鐘時間班里大部分都能會背,但這是一種臨時記憶,課后一定要鞏固,或者第二節課再給2分鐘加強記憶,這樣效果才更佳。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對一項內容記憶熟悉到150%的時候記憶的東西最不容易遺忘,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越是最近學習的東西越是遺忘之快,所以及時復習可以有效地減慢遺忘的速度,所以課后一定要及時鞏固。
三、根據提綱背誦且去粗取精
有些課文每一段分開背誦很容易,但整篇連起來就不是很容易,如,《小石潭記》,因為每段內容都很簡單,學生一般背下來不算困難,但文中一共五段稍顯有點散,這時候教師可以先列出提綱: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記錄同游者,讓學生對照黑板提綱背誦,當學生每段會背后對照提綱就很容易把課文組織起來。文章雖然要求全文背誦,但最后一段記錄同游者實在沒有什么背的必要,所以干脆就不要學生背誦,雖然只是去掉簡單的兩句話,但學生有很大的幸福感,前四段就更能在快樂中背誦完成。而且最后一節你不讓學生背誦,學生往往也會在不經意間背誦下來。教師只要多提兩次同游的是哪些人,本節在全文中的作用就可以了。
四、抓住重點、強化訓練
反復訓練學生找關鍵句法背誦課文。要有重點先背關鍵句,當重點先解決了,再背誦整篇就容易得多。如《行路難》讓學生先識記用比喻寫出了仕途坎坷的詩句,然后識記引用典故的詩句,再識記本詩的名句,解決了這三句,這首詩雖然長也就不是很困難了。古詩都有情有景,學生背誦時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邊背邊想象詩中的畫面,達到詩、情、畫、意的統一,背誦起來才會經久不忘。適當的時候教師還可以示范背誦,教師背誦全文,學生按要求在書中畫出難讀的字詞來,教師用語言激勵學生,歡迎學生與教師競爭,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聽讀中,同時又能激起學生要當堂背下短文的興趣與信心。
漢語是我們的國語,文言文、古詩又是我們國語中的精華。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不敢說什么弘揚名族文化之類的大話,但至少我們應該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在誦讀中體會和感悟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參考文獻:
梁杏.課堂教學的十大技能[D].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10.
作者簡介:任翠蓮,女,1979年9月生,本科,就職于江蘇省睢寧縣官山中學,研究方向:如何打造高效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