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考試評價制度是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針對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傳統教學考試評價制度的弊端愈來愈顯示了出來,所以創建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素質,建立一種新的適應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教學評價體系,已經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尤其是計算機這門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專業課,更是要進行考試評價的革新,學校率先提出3∶3∶4的教學考試方式,即平時成績占30%,期中考試占30%,期末考試占40%,這種新穎的考試評價制度非常適應學校計算機水平測試,普遍適合中職學校,是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的一次重大突破。
關鍵詞:計算機;考試評價;方法
近幾年來,普通高校呈擴招趨勢,而步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素質每況愈下,底子薄,學習能力差,沒有明確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塑造這樣的學生,作為職業教師是難上加難。針對當前中職生的實際情況,我校在經過反復研究與探索后,在計算機專業課中提出3∶3∶4的評價方法,即平時成績占30%,期中考試占30%,期末考試占40%,同時期中考試以上機實踐為主,期末考試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考試方式即理論實踐各占50%。這種考試評價方式,具有全面性、人文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和充分發展。
一、全面性
在我們信息工程學校,計算機學科是主要的學科,我校的計算機課程非常廣泛,學生可以學習到從硬件組裝到軟件安裝,從多媒體制作到語言編程,再到市面上最新的計算機知識,其中更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為將來學生成為藍領工人打下堅實的基礎。考試評價規定的平時成績包括學生的出勤、紀律、日常操作水平、作業等方面,成績轉向了評價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評價方法從簡單的“評分”或“等級”轉向定性評價、定量評價方法,評價過程評價結果從靜態到動態的過程評價,教師能更全面更客觀地去關注學生、觀察學生,提高責任心和奉獻精神。這是測試學生成績的一個方法,是學習的階段總結,是促使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期中考試可以督促學生與教師總結經驗,繼續前進。身為教師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捕捉每位學生的閃光點,進行塑造、發揚,最終使學生成功、成才。
二、人文性
當今社會,科技高速發展,人才濟濟,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特別是對于職業學校的計算機學科學生,建立健全科學的考試評價體系,勢在必行,如果仍用單一的分數標準來考核學生,會致使培養過程出現嚴重偏差。把平時學生的表現成績加入總成績中,能夠凸顯以學生為中心,側重素質教育,把提升學生的人格品德、道德情感作為衡量標準,更體現出了教育的人文性,培訓和發展學生潛能,突出創造性的自我實現,創造完美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多樣性
考試作為教學過程最后一個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考試評價的方式對教育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傳統的計算機教學評價特別是以期末考試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一考定終身”“高分低能”,這樣的考試弊端愈來愈多地呈現出來。而計算機教學評價應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為基本原則。實際上,學生的質量和一些因素是難以量化的,不可能也不應該使用相同的評價指標體系,因為評價對象的千變萬化,不能依靠定量評價方法,比如,處理非智力因素的價值判別問題。在日常教學中,運用描述性評價,課堂實施檔案袋評價,師生互評,激勵鼓勵等方法,而不是一次性的靜態評價,實施全面的動態評價,實現了測評方式的多樣化,深度挖掘教學反饋信息,在對提高考試的效率、增強考試的反饋效果、提示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上,起到積極的作用,使教與學更具有針對性,使考試更科學,更方便,更及時地反饋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為了滿足測試內容的更高要求,測試各種方式的合理性,而不是教學評價簡單理解為總結“得分”或“等級”,從而更高層次上提高了學校的教學水平。
總之,計算機課是我校的重點學科,把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現代化建設要求的專門人才,是學校和社會的共同愿望,我校在計算機專業課中提出的3∶3∶4的評價方法,突出職教計算機教學特點,這種新穎的考試評價制度更能全面地反映學生在整個學期實操到理論的全部學習與教育的動態過程,有利于教師客觀地評價學習情況,能更有力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充分發展,普遍適合中職學校,是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的一次重大突破。
作者簡介:王麗,女,1978年4月6日生,中專,就職于吉林信息工程學校計算機組,研究方向:談談中職計算機考試評價方法。